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蘇允最賢> 第二百八十五章 置辦三大產業!(4k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八十五章 置辦三大產業!(4k哈!) (3 / 4)

煤礦暫時的產出以產出的鹽以及蜂窩煤為主,因此暫時不計收入,主要還是計算蜂窩煤的盈利。

一個煤爐每天如果只是取暖,大約每天燒三四塊蜂窩煤,但若是加上做飯,則需要八塊左右,這個大約是一家五口的量。

按照這個量來算,五口之家,每月需要二百四十塊蜂窩煤,每年需要兩千八百八十塊,八百萬人一年需要460800萬塊蜂窩煤,每一個塊蜂窩煤就按照一文錢來算,那便是六百萬貫的市場總值。

至於煤爐子大約就是個配套,在基本滿足之後,之後每年有個幾萬貫的收入算是不錯了。

所以,這幾個產業加起來年產值大約是在一千一百萬貫,鄜延路軍自然沒有辦法完全獨佔市場,但若是能夠拿下來四五成的市場,每年便有四五百萬貫的收入,純利潤也可以到二三百萬貫的規模。

這個錢不少了,但蘇允算了一下養兵費用的時候,頓時又皺起了眉頭。

若是按照他的方式來練兵,一個騎兵每年至少要耗費兩百貫,一個步兵也要耗費一百貫左右,也就是說,就三百萬貫的錢,大約也就只能養得起一萬騎兵加上一萬步兵!

怪不得大宋每年的軍費大約要佔歲入的七八成左右,畢竟按照這種養兵費用,的確是需要這麼多的錢啊!

不過好在這些錢不是全要他自己出,朝廷還是會負擔下一些的,樞密院等部門剋扣的費用,大多是以兵餉為主,至於兵器、糧秣之類,朝廷再怎麼剋扣也要給的。

請...您....收藏6191書1吧(六\\\九\\\書\\\吧!)

所以有了這三百萬貫橫財,鄜延路軍將會過得十分滋潤,而蘇允的軍改也可以搞起來了。

蘇允回去之後,便召集了章楶、祁克勇、折可適、王舜臣等人一起開會,商議接下來進行軍改的事情。

實際上這會兒已經不需要所謂的軍改了。

所謂軍改,改的是軍費,但現在蘇允不打算動軍費這一塊,那就不用大動干戈了,只需要按照靜塞軍的方式進行操練就可以了。

蘇允將幾個產業的事情跟章楶、祁克勇等人一一說了個明白,眾人頓時精神振奮,有了這些收入,他們鄜延路軍可就要牛大比了!

沒有人擔心朝廷文官會因他們供養軍隊而覺得他們有造反的心思。

實際上北宋軍隊經商的問題是很普遍的,畢竟軍費被上頭貪墨了那麼多,若是軍隊自己不自力更生,那還怎麼活下去?

所以,在北宋要當一個出色的將領,能不能給軍隊搞錢,也是評價的一部分。

從太祖開始,他為了犒賞將士,也擔心犒勞費用不足,故允許邊將從事“回易”活動,以希望將帥沒有後顧之憂,全力用心邊事。

這是宋太祖籠絡武將的一種策略,此後,軍隊經商,武將經商便沿襲了下去。

宋仁宗時期,曾任趙州司理參軍的孫沔“在幷州,私役使吏卒,往來青州、麟州,市紗、絹、紙、藥物”。

宋神宗時期,保州有將校經營燒炭,“諸路州軍多差兵級營置雜物,……所差兵士打柴燒炭,不任重役,往往投賊。兼先有保州燒炭,軍員以納課不充逃走。”

到了北宋末年,只要是能來錢的,武將更是無所不做,置國家法律於不顧:“多違法徇私,使禁卒習奇巧藝能之事……或為首飾玩好,或為塗繪紋縷”。

南宋時期,很多武將在經商方面比打仗更在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