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這麼一看,這富貴之氣便撲面而來了。
蘇允苦笑道:“這樣的衣服穿上身,會不會過於騷包了?”
老丁斷然道:“蘇大家多慮了,您看著華麗,但穿上您的身上,就是尋常東西罷了,衣服再華麗,哪有您的容貌引人注意,您只管穿上試試,但凡覺得不協調,那全都都打回重做!”
蘇允見老丁堅持,便也試試便是,反正近來寫書辛苦,難免也有些枯燥,換換心情也好。
蘇允挑了一套秋衣,裁縫們趕緊將配套的內衣鞋襪等都給配齊,蘇允這才注意到,連內衣鞋襪,甚至有香囊配飾什麼的都有。
蘇允在裁縫們的指點下將秋衣穿上身,不穿不知道,一穿嚇一跳,鏡子中的自己,比之後世的所謂全球百大美男子還要有魅力得多。
而原本覺得很是華麗的衣服,到了自己的身上,卻是顯得理所當然,彷彿就本該如此一般。
老丁眼神之中滿是讚賞,道:“蘇大家果然是神仙人物,就該穿這種衣裳,雖說以您的姿容風度,就算是披一麻袋都讓人驚歎,但那就是暴殄天物了。”
蘇允只覺得有些羞恥,不太好意思,道:“太騷包了,太騷包了,根本不好意思穿出門。”
老丁痛心疾首道:“怎麼就不好意思了,到時候蘇大家出去的時候,我會給您準備好鮮。
若是春夏,便給你準備芍藥、海棠、荷、薔薇、牡丹,石榴,辛夷,杜鵑、月季、茶、槿。
若是冬季,便給您準備梅,若是沒有鮮,定要給您準備上最好的翠玉金!”
蘇允:“……”
這宋人也太特麼騷了!
不過,蘇允重生大宋亦是十來年,倒是知道宋人風雅,從官家到百官,從朝堂到百姓,無不如此。
宋朝民間,無論男女,簪一直是市井之間的時尚之舉。
宋詩中常可尋覓,如蘇軾的“城西亦有紅千葉,人老簪卻自羞”;
黃庭堅的“風前橫笛斜吹雨,醉裡簪倒著冠”;
秦觀的“制詔行聞降紫泥,簪且醉玉東西”;
陸游的“村女賣秋茶,簪髻鬟匝”。
……
簪早就是宋人生活的一部分。
風雅頌,名副其實。
也就到了元明時期,蒙古鐵騎南下,踐踏得民不聊生流離失所,兩宋王朝昔時的風雅不再,全民流行的簪習俗才被摁下暫停鍵,漸至失微。
不過對於蘇允這個後世人來說,穿一身華麗衣裳已經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了,更別說簪這麼騷氣的玩意。
但老丁卻是已經開始在盤算了,道:“以蘇大家的氣質,有大唐雍容之氣象,牡丹最為合適,芍藥次之,其餘有些配不上大家的姿容風貌。
到時候老朽想辦法去御園摘上一朵最為豔麗的牡丹,給您簪上,定是人間第一風流!”
蘇允不太想接受這樣的好意,實在是太羞恥了,一個大男人討論簪什麼?
蘇允只試了幾套,各有各的風格,但無不令得老丁嘖嘖稱讚,那幾個裁縫亦是滿臉滿足:
自己做的衣服,能夠穿在蘇大家這樣的人物身上,自己做裁縫幾十年,今天才覺得是最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