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我會準備好發到社長您的郵箱裡。”
一部電影大概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製作,發行和放映。然而事實上,製作其實是放在最後完成的,首先要確定的是發行。製片人帶著企劃書去找發行公司,確定能夠發行之後,再開始成立拍攝組。如果不能發行放映,那麼製作電影就是單純的賠錢行為。不過現在起碼有網路平臺,發行部分相對寬鬆。換做以前,發行公司可是掌握著一部電影的命脈所在呢。
端木槐在三部分都有涉足,而他的大頭則放在製作發行方面,畢竟只要能夠透過發行公司的稽核,就可以轉手開始拍片。所以每年都有不少自由製片人會拿自己的劇本提交到端木槐手下的公司尋求合作。
而端木槐之所以會一反常態的開始行動,也有他自己的理由。
透過從上野教授那裡拷問得到的情報,端木槐對於這個世界的亞空間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
和端木槐的推測差不多,這個世界的亞空間並非是貼近靈魂,而更多似乎是靠近精神影響方面,如同思春期症候群那樣。
那麼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是………要如何進入那個世界?
按照上野教授的說法,那些有明確標誌的怪談地點,大多可以當做亞空間的出入口。
至於為什麼當初端木槐找如月車站不行,原因倒也很簡單。根據上野教授來說,目標越清晰,大眾的意念就越集中。比如發生在白雪館的失蹤事件,大家都知道那些人是在白雪館失蹤的,當他們的意念集中在白雪館時,就會打通這裡通往亞空間的通路。
而如月車站就不同了,雖然說明了是在某個地區的末班電車,但是沒有說是哪個車站,也因此模糊了大家的聚焦點,所以端木槐之前不管怎麼坐末班車都沒辦法透過那裡進入亞空間。
上野教授之所以會邀請這些賓客,也是希望透過獻祭他們,進一步穩固白雪館和亞空間的聯絡,最好能夠打造一條來回穿梭的通道。
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在於,上野教授所說的,生活在亞空間的生物。
按照上野教授的說法,那個世界有某種生命體存在,但似乎它們和自己不在同一個維度,上野教授嘗試和它們進行溝通時,只會產生一種類似普通人看見邪神一樣,充滿了不可名狀的恐懼。
按照上野教授的說法,襲擊自己等人的怪談生物其實本身並沒有智慧和靈魂,只是單純的按照人類思想中的行動方式行動。但是也有一些怪談生物,是和那些亞空間生物體融為一體的,簡單來說就好像是那些亞空間生物套了個怪談生物的皮,藉此出現在闖入那個世界的人類面前。
上野教授說之前他有一次無意中進入那個世界,然後看到了一個“八尺大人”,而在看到“八尺大人”的瞬間,他就感覺大腦裡似乎被灌入了無法理解的,彷彿亂碼一樣的情報和知識。當時上野教授只感覺自己的頭都要炸裂了,幸好他及時收回目光,這才逃過一劫。
在那之後上野教授就發瘋般的逃走了,等他回過神來時已經回到了白雪館。然後上野教授花費了好幾天的時間,才勉強把大腦之中那些看起來殘缺不全的知識整理了一番,這才得出了結論。
這些生物與人類交流依靠的就是恐懼,因為恐懼的情緒是最高昂的,也是最容易觸發的。畢竟你說友情啊,愛啊什麼的有點兒難懂,但是你要把一個人往懸崖邊一推,那恐懼情緒立刻就出現了。
嗯,這麼一想,恐懼的確挺方便的。
對此端木槐並沒有特別在意,亞空間生物千奇百怪,多種多樣,類似的怪物他以前也不是沒見過。還有一些亞空間生物就是靠恐懼為食,你越恐懼它就越強,還會在開戰時給你上個恐懼的DEBUFF,要是不及時淨化只有死路一條。
所以………端木槐也需要同樣的應對手段。
而他的選擇就是,以毒攻毒。
透過之前的實驗,端木槐已經確定,自己只要在那個世界扮演自己的角色,就可以獲得力量的加成。夜女就是一個例子,畢竟是大部分人的童年陰影,所帶來的力量加成不可小看。
但光靠夜女是不夠的,而且要端木槐來說,夜女的戰鬥方式也太LOW了一些。
因此,端木槐打算創造一個比夜女更強大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