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諸朝陪我刷短影片不敢> 第一百九十一章 戰國大時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九十一章 戰國大時代 (2 / 3)

隨著楚悼王去世,吳起也被楚國貴族殺死,變法隨即宣告結束。楚國雖然因此失去了稱霸中原的機會,但卻也奠定了其強國的地位。

龐涓和孫臏原本同時拜在鬼谷子門下的師兄弟,後來龐涓當上了魏國將軍,出於對孫臏的嫉妒,便捏造罪名將他砍掉雙足。

後來孫臏逃亡到了齊國,受到了齊國大將田忌的賞識,將他收為門客。公元前354年,魏國進攻趙國,被孫臏的圍魏救趙輕鬆化解,並大敗魏軍。

不久,魏國又攻韓國,孫臏故技重施,再次率軍襲擊魏都大梁。魏軍在回去的路上與馬陵道中了孫臏的埋伏,10萬精銳全軍覆沒,龐涓自刎謝罪。魏國從此失去霸主地位。

公元前359年,公孫鞅在秦孝公的支援下開始實施變法,他釋出徙木立信令,用了19年的時間使秦國成為了繼魏國之後的又一個超級強國。

因為後來秦王朝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後來秦孝公將商地封給公孫鞅,因此後世也稱他為商鞅。

馬陵道之戰後衛國一蹶不振,秦楚國不斷進攻魏國。於是魏惠王任用曾在秦國為相的張儀主持國政,打算實施聯合秦韓而攻齊楚的計劃,史稱連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張儀的連橫實際上卻是打算使魏國首先臣服秦國,而讓其他諸侯國效法。

魏惠王當然不肯,於是便將張儀趕回秦國,又啟用張儀的政敵公孫衍。公孫衍上位之後,馬上開始聯合東方的楚、齊、趙、韓、燕以及西方的義渠七國合縱攻伐秦國,並推舉楚懷王為縱長,史稱合縱。但由於列國各懷異心,聯軍慘敗,合縱旋即失敗。

公元前313年,秦國打算進攻齊國,但憂慮齊楚兩國已經締結了合縱聯盟,於是便派張儀前往楚國遊說楚懷王,以秦國願獻出商於一帶600裡的土地的謊言離間了齊國和楚國的盟約,但事後卻將600裡改為6裡,楚懷王大怒,於是發兵攻秦,結果楚軍在丹陽大敗。

隨後張儀又說服趙、燕和秦連橫,徑吞楚方城地區,楚懷王公佈屈原忠告受騙,被扣留,最後死於秦國,楚國從此江河日下。

公元前293年,秦國為開啟東進中原的通道,又派大將白起率秦軍向伊闕進攻,這一戰韓魏聯軍24萬人全軍覆沒,韓兩國的精銳損失殆盡,再無力抵禦秦國東進。

但此時原本羸弱不堪的趙國又開始崛起,新即位的趙武靈王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推行胡服騎射改革。

為了適應騎戰的需求,他將中原地區寬袖長袍的服裝改為短衣緊袖的胡服,改傳統的車兵為騎兵,改車戰為運動戰,使趙國的軍事實力大為增強,又成為了秦國向東發展的新障礙。

秦昭王為了打擊趙國,派人到齊國與齊閔王相約,同時其為西帝,其為東帝,準備聯合五國共伐趙國。但秦國的如意算盤卻被燕國宰相蘇秦識破。

他先是勸說齊閔王放棄稱帝的想法,應當發兵以削弱其的力量。又遊說燕、韓、魏、趙等五國。最終蘇秦一人配六國相印,合縱攻秦,秦國大敗,被迫割地給魏、趙以求和。此後趙國的名將趙奢、廉頗,名相藺相如紛紛登場,秦國10多年未能再踏進趙國一步。

就在秦國和中原各國打得不可開交之際,遠在北方的燕國悄然崛起。由於地處最北端,深受北方林胡、東胡等遊牧民族威脅,又和齊國接壤,多年來一直飽受齊國欺負。

直到燕昭王即位,為了復興燕國,他開始勵精圖治,廣招天下賢士。他命人在沂水之濱修築了一座高臺,並在放置千兩黃金作為贈送給前來投奔賢士的見面禮,這座高臺便是著名的黃金臺。

結果就是各國賢士們爭著奔赴燕國,燕國很快集中了一大批各方面的人才,其中最出名的是魏國人樂毅,他被燕昭王拜為亞卿,開始對燕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樂毅改革使燕國逐漸走上了富國強兵之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