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重新集合,已是臨近中午。
一合計先回酒店中飯,休息一下再去最後一個景點,說是傍晚觀景最有意思。
下午3點,眾人集合,準備前往最後一個景點,百年柚木大橋。
牧良與子書銀月,因為要在晚上乘坐高鐵,去往高邦,所以提前收拾好了行李,擱置在車上,回來時直接就去車站。
考慮到半邊紅翡玉石不方便攜帶,將之交給萊比帶回地星精英學院。
一行人,沒有沿著上午的路線行進,而是選擇了鄉間馬路一路賞景。
久晴的天空,好不容易聚集了一片雲層,下了一陣飄風雨就散開了。
太陽重新冒頭,笑嘻嘻地光照大地。
從城市郊區駛過,無數東西方結合的房屋造型,矗立在馬路兩旁。
玉器作坊、雜貨店、香火店、釀酒鋪等小生意門店,錯位排列比比皆是,人群川流不息熱鬧非凡。
轉上鄉村小道,車流減少,換成了電動摩托,比小車跑得還快,呼嘯而過甚是拉風。
逐漸稀落的房屋,平添了雞鳴狗跳,增多了清新氣息,開闊了窗外視界。
綠油油的茶樹林,剛剛成長的禾苗,青山不老翠色長留。
田頭勞作的村民,地頭玩耍的孩童,天空飛翔的鳥兒,遠近相宜自然相容,宛如水墨生活。
「看,柚木大橋到了。」
「好精緻的木橋,好像是叫烏橋吧。」
「啊,這麼多遊客,會不會將橋壓垮。」
「下面的曼塔湖,水怎麼這麼少,與網站上的介紹有出入呀。」
春風拂面,遊人如織。
各色叫賣,風幡招展。
湖上漁船點點,遊人垂釣,遠山近水彷彿油畫。
一行人,在兩名地星衛士的前後護衛下,輕鬆寫意地在橋頭遊逛,不斷地點評木橋的滄桑經歷與歷史貢獻。
史料記載:這座百年柚木大橋,長達1.2公里,由實心柚木建造而成,以「之」字形跨越曼塔湖。
這樣的設計可以減緩雨季時,大水對橋的強力衝擊,給湖兩岸的百姓帶來了極大便利。
柚木,是丹邦最珍貴的寶藏之一。
人們普遍用來建橋築屋,打造傢俱雕刻飾品,委實用處廣泛,造福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