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洲聯盟大社群,到處是高聳雲端的限高建築。
待得久了,人是會感覺壓抑的。
好在地星總署的美化宣傳、視覺防範、心理疏導等措施比較成熟,完全採用了帝國全套手冊模式。
從人的感官渲染、心理暗示、精神引導等各個方面進行普及,預先降低了意識形態的負值,基本防止了普遍性的負面情緒蔓延。
在新奇、新鮮、新期待的預期干預下,人們沉浸於幸福與喜悅之中,克服了心理壓力,逐漸適應了新的環境。
針對極少數恐高症、壓抑綜合症、空間憂鬱症等嚴重患者,地星總署除了上述措施外,還專門開闢了一處海中島嶼,對這批人進行定期輪流開導。
配合藥物治療同步實施,效果不說很好,但也基本能夠消除大部分的過度症狀。
所有的服務都是有限度的,地星總署不是保姆,不可能照顧到盡頭。
這個世界,沒有徹底免費的午餐。
這個世界,仍舊奉行適者生存的法則,做出的後備計劃,不可能滿足全部需求。????????????????
想要過上舒適的生活,終究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實現。
瑪加分界線以北,中部地區,地星總署大型工業基地。
1月21日星期四,上午9點。
梭蒙·斯特勞爾與梅蘭因兄妹駕駛各自的金色豹紋飛碟,先後抵達專用裝卸機場,緩緩駛入裝貨區。
9點半,兩臺大型能源車裝載滿滿兩車裝置,準時抵達裝貨區。
車上裝載的,正是斯特勞爾家族花掉100億m幣資金訂購的2套採礦一體機。
因其太過高大,只能拆分成數十個單件裝運。
經過測算,裝置拆分後,剛好裝滿一艘飛碟的全部貨艙。
不一會兒,兩臺升降機開了過來。
兩名駕駛員叉起車上的大件裝置,往梅蘭因駕駛的飛碟艙門裡面伸展,擱置在厚實甲板上。
已經登上飛碟的兩部機器人,推送帶有滾輪底板的裝置,進入飛碟主人指定的貨艙,進行臨時焊接固定。
斯特勞爾家族願意上火星開採礦石的第1代生命進化者子弟,卡綞·斯特勞爾、卡金·斯特勞爾、卡伯·斯特勞爾三兄弟,並未去檢視裝置安裝方面的說明書。
這些東西已經在地星總署組織的專項培訓上進行了講授,況且附送的1臺維修機器人儲存了整套裝置的結構圖,在機器人的協助下,很容易就能安裝完成。
他們主要的目的,是研究這臺維修機器人的遙控使用手冊,想要儘快熟悉它的操作流程,方便在火星上進行遙控指揮。
因為在火星上氣候特別寒冷,加上缺乏氧氣供應,語音下達指令受阻,最好的方法是透過遙控指揮,出發在即,所以要求提前掌握組合命令程式。
卸下第一套一體機,兩臺大型能源車再次返回工廠裝運第二套裝置。
此時,附送的2臺太空運輸車駛進了裝貨區。
在升降機起吊前,經過培訓的兩名駕駛員上車進行了驗收,折騰了半個小時才算完成任務,確認沒有問題可以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