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雲柯、副手司空臺旻2人對坐長談之際,戰碟艙室突然響起警報聲。
“請注意,請注意!艙外氣候異常,請通知地面人員即刻返回……”
幾分鐘後,在外守衛的戰士,全部安全返回戰碟內,人人臉上現出吃驚的表情。
大家透過螢幕全息投影,可以清晰地看見,外面金星地面已經下起了硫酸雨。
大滴大滳的暗黃色液體,滾滾落下,砸到岩石上發出啪啪響聲,給寂靜的環境帶來了死神般的樂章。
原來,金星環境複雜多變,天空是經常下硫酸雨的,甚至還會有雷暴天氣,一次閃電都可以持續15分鐘!氣候可謂是惡劣之極。
雖說成員外出探查,都穿戴了太空防護服,不懼怕這種程度的腐蝕,但也會給人以恐怖的感受。
好在智慧機器人一點不受影響,繼續操縱5米高的鑽井裝置,向深處掘進。
離戰碟更遠的地方,4名護衛機器人,同樣不受影響,手持百萬級光射槍,不停探查情況反饋資訊。
近2小時後,順利完成了預定500米的鑽探任務,同時透過機械方式,又掘進了20米,便於更好地檢測地下物質成分。
硫酸雨早已停下,出艙的護衛戰士,小心謹慎地提了一個合金箱子,來到掘好的深洞前,開啟箱子放出探測機甲蟲。
十幾只不同功用的微型機器人,迅速鑽入地底,各自忙活自己的任務去了。
在探測機甲蟲進行地底探測、分析,攫取土壤樣本等工作的同時,工程人員則抓緊時間,更換了新的能源晶體。
智慧機器人操縱鑽井裝置,繼續開向下一個目標地點,用相同的方法向地底深處鑽探。
隨同前來的1名地質技術人員,協助2位暗能專家,開展地質情況分析。
他們的目的,不是精確地分析出礦產資源,只需要瞭解大概的地質地貌與物質結構,為自己的專業研究提供借鑑而已。
令人驚喜的是,探測機甲蟲發回地面的資訊,果然有原始生物化石的初步測定。
提取的標本,經過儀器驗證,印證了這一事實,讓人既感意外,又在情理之中。
可以推斷出,古老的紀元前,金星上曾經有過生命的活動足跡。
因為太陽風的強烈干預,導致大氣層異變,溫室效應持續惡化,生存環境難以持續,最終演變為一顆死星。
在接下來的勘探中,連續發現了水源存在的痕跡,氧氣化學反應的走向,生物陸續滅亡的證據。
推論出金星表層水分、供氧系統的流失,硫酸雨形成的過程,雲層雷暴閃電的形成,溫室效應的遞進,構建了一幅簡略的星球死亡歷史畫卷。
2個工作日時間過去,探測機甲蟲陸續發回大量的探測資訊,進一步佐證了金星生命存在的活動範圍,曾經遍佈這一片區域。
可以考證出,規模性生物種群,的確繁衍過一段時光,最後才湮沒於惡劣的環境變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