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加東部,座落於印迦洋的一座島嶼,草木依然茂盛,牛羊成群,雞鳴狗叫,一派鄉村熱鬧景象。
幾天前,居住在這裡無數歲月的幾萬人口,在政府的引導下,給予了優厚了政策補貼,全部提前遷移到了瑪加南部,一處早已搭建好的板房區。
此地離正在修建的F洲聯盟大社群不遠,一旦房屋建好,他們將成為第一批入住的社群居民。
整座島嶼,除了飼養的所有動物不得帶走,其它物品能夠攜帶的,都由地星總署派出大型貨碟負責運輸。
居民的各類損失,各種補貼,全部由地星總署買單,瑪加政府只是出面協調安置工作。
這一天,早已候命的一架特殊貨碟,在2架戰碟的護送下,抵達該島嶼一處小廣場。
等到艙門開啟,貨碟工作人員駕駛2臺高能叉車,將一個個合金籠子搬出,頓時響起一片混合吼叫聲音。
籠子中關著的,是從帝國運來的各類幼獸,全部屬於爬行動物,沒有一隻鳥類。
這些爬行動物外形大多古怪,與地星各類動物差異明顯。
稀奇古怪,難以形容。
其中,有首尾皆生一隻頭顱、全身銀鱗的四足怪獸;
有前生雙足、後生單足的長頸黑皮獸;有後雙肢粗壯、尖牙利齒的灰色類龍怪獸;
有滿身金白相間毛髮、頭生尖角、背生肉翅的短距飛虎獸,等等。
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體形下肢強健,腳趾鋒利,腳掌覆鱗,異常兇猛,吼聲震耳。
行為上也有一些共通之處,奔跑速度極快,跳躍高度與長度大幅提升,吼叫聲音具有穿透性,普通人類難以忍受。
它們並非兀布林星球原生物種,全部來自異獸橫行的摩K重力星球。
此次運載到太陽系進行本地培育的爬行動物品種,都是食用價值相對較高,飼養比較方便的精選幼獸,共計12類500多隻,基本是雌雄搭配,便於繁衍擴張。
脫離了強橫的重力環境,它們的生長與繁殖速度驚人,只要給予充足的食物,就能很快達到食用條件,是進化人類的最佳高能量食品之一。
這些肉食性動物食量很大,養殖成本不低,只有依靠迴圈經濟,才能產生巨大利益。
之所以沒有攜帶鳥類進行本地培育,主要擔心無法控制行動範圍,給地星本地自然界造成災難性連鎖反應,損壞現有已經非常脆弱的生態鏈。
這些幼獸雖小,攻擊性很強,一經放出,猶如餓虎撲食,迅速竄向四周空無一人的民宅,見到飼養的豬羊等動物,一口就咬斷了脖頸,大吃特吃起來。
待到這些兇猛的異獸全部奔出,工作人員在士兵的警戒下,控制10來個機器人,開始在小廣場四周,大樓外圍圍牆上佈置高壓電網,防止異獸的襲擊。
他們將在這裡長住,管理和飼養這些異獸,以便供應帝國遠行者所需,同時部分出售給地星居民。
這片島嶼上,現有大約十幾萬頭不同種類的本土飼養動物,能夠為這些精選幼獸,提供一年以上的食物。
一隻同樣重量的異獸,飼養半年可達到出售標準。
這個時候,它已經吃掉了至少100只與它等重的家養動物,這還不包括人工成本、土地建築等開支。
總體算下來,如果等到這些異獸成年後售賣,同等重量的價格,至少是地星本土肉類的1000倍以上。
想要享受這樣的美味,基本上屬於奢侈消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