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曹操說的沒錯,同為追隨先帝創業的功臣,五大家族中,張氏一族世代守衛臥牛山,兢兢業業,盡職盡忠,天下人有目共睹,而其他四大家族就各不相同了。
‘紫電劍’原在周氏家族中傳承,自二代周亞夫自盡後,子孫便心灰意冷,連人帶劍銷聲匿跡,只在光武皇帝劉秀推翻王莽新朝之時短暫出過綿力,之後更是將之轉手送給了‘江東盟’孫氏。
‘青虹劍‘在自己家族之中,非但沒有給家族帶來榮耀,反倒成了日益沉重的負擔,不知從那一輩起,便將之深藏嵩山太乙觀蓮花洞,要不是自己受皇帝及老方丈重託,還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重見天日。
‘霸王劍’在夏侯家族中,連劍也沒能守住,被呂氏滅門奪劍,落在‘鴻門’手裡,非但沒有為大漢出力,反倒成了董卓篡權的幫兇,幸好鳩摩迦葉用自己的性命,才換回寶劍,兜兜轉轉,繞了一圈又重新回到夏侯家族中。
‘雙股劍’的命運則更加不濟,本在蕭何家族傳承,卻不知從何年月起,被當成嫁女的陪送,一代又一代,也不知換了多少主人,這塊‘燙手的山芋’一個個急著送人,有誰還記得當年高祖的殷切重託?還好最後這任劉備也是姓劉,據說還是高祖後裔,他會擔起這副千斤重擔嗎?
而‘七星劍’卻在張氏一族手中,四百年來始終一同守衛臥牛山髑髏臺,並且從沒出過閃失,這份堅持與毅力,就足以讓人敬佩,張氏一族不僅世代堅守,還在寢室裡繪畫了高祖斬蛇圖,時時提醒每一代傳人不可忘記家族重任,不知其他四大家族如果看到,會有什麼感想呢?
兩人一番感慨,從高祖皇帝聊到五大家族,從五行劍聊到天子劍。又聊到大漢國運,朝政混亂,奸臣當道,義兵四起,天災人禍,民不聊生。兩人越聊越是投機,越聊越是投緣,大有相見恨晚之意。
夏侯惇與牛掌櫃在一旁靜聽,幾乎沒怎麼插話。
聊的興起,張遼一把拉住曹操右手,帶他來到那副高祖斬白蛇壁畫前面。
壁畫旁邊是一架書匱,上面擺放了不少竹簡,竹簡擺列並不齊整,有經常移動的痕跡,看來張遼平日裡頗愛讀書。
書匱最上端有一隻黑碗,釉色明亮,光滑如鏡。
張遼將黑碗輕輕一轉,只聽‘咯吱’聲響,高祖斬蛇圖的牆壁一分為二,露出一道月牙門,等大家走進月牙門後,牆壁又自動合上了。
前面是一條黑色的通道,張遼打著火摺子前面領路,曹操等緊隨其後,走了不到 百步,又向右折行,又有三五十步,是一個小形密室。
張遼用火摺子點燃油燈,昏暗搖曳的燈光裡,大家看見中央石桌上放著一把寶劍,張遼一把抓起,‘滄啷’一聲抽出一口水藍色寶劍,張遼舞個劍花,微弱的燈光隨之搖動。
“諸位請看,這就是‘七星劍’”。
曹操看著‘七星劍’,心中翻江倒海,波濤洶湧,五把五行劍,至此已經全部露面。雖然它們還分別在不同人的手裡,但是曹操畢竟一一親眼見證了它們的存在。
記得當白馬寺老方丈第一次跟自己說起天子劍之事時,自己猶如做夢一般,感覺不到它的一絲真實性。而對於五行劍,剛開始尋劍之旅時,自己內心中也曾無數次質疑過五行劍是否真的存在。
而且,就算它們還都存在於世上,但是幾百年時間已過,它們究竟流落何方,還不得而知,就算一一找到,那還不猴年馬月之時了吧。可是,這才多長時間啊,五把寶劍竟然一一現身,親眼所見。
‘五行劍齊,天子劍出;天下太平,高祖金牘。‘看來五行劍齊已非難事,關鍵是如何才能天子劍出呢?
何況,如今五行劍分散在不同人手中,如何聚齊也非易事。
按照老方丈師兄弟的說法,鎮守臥牛山莊的張氏‘七星劍‘傳人,應該會知道髑髏臺開啟的秘密。
今日有幸來到臥牛山,有幸見到張遼與‘七星劍’,蒼天可鑑,我曹操的尋劍之旅,終於有了些眉目。
往日的一幕一幕,在曹操腦海中一一閃現。曹操陷入沉思之中,身子由於激動而不住顫抖。
近在咫尺的張遼和夏侯惇都覺察到了他的思緒變化。
“事到如今,只有大家開誠佈公,將所有線索湊在一起,方能找出突破口,破壞董卓與張角等人的陰謀詭計,取出天子之劍與高祖金牘,挽救江河日下,日漸衰微的大漢帝國。”曹操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