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舉著火把,第一個下洞。
走了幾步,又迴轉來,告訴大家放心。
他是摸金派傳人,曾經跟隨師父鍾繇下過不少墓穴,深知封閉已久的墓穴之中塞滿了腐爛氣體,猛然闖入的人多半會因缺少空氣而暈厥,甚至送命。
是以,他試探了幾步,見火把燃燒正常,也無太濃異味,便招呼大家下洞。
這也很正常,雖然此墓封閉了近四百年,但因為吳東遊等人早就下去了,洞口大開,腐爛氣味早就散的差不多了。
每一步臺階皆是用整塊的大青條石鋪成,大概每塊都是經過了打磨,因此看起來光滑無比,再加上多年封閉,潮氣凝結在條石之上,溼漉漉的,走起來需異常小心。
好在眾人都有武功底子,打滑摔跤自然是不可能的了。但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臺階又陡又滑,須得格外留神。
不過這種狀況倒是給曹操等人了大大的方便。
因為每個臺階上都留下了或輕或重的腳印,有些臺階上還蹭滿了泥土,毫無疑問,這些都是吳東遊等人留下的。
難以想象,像張兆梃與張文經等上了歲數的老人,是如何走下去的。從雜亂的腳印來看,至少有四五人。
跟蹤腳印,曹操等人一路追趕。
曹操邊走邊想起了秦王宮,這幾天怎麼了?怎麼淨遇到地道了,這裡該不是又來個長不可及的地下通道?
不料完全相反,等臺階下到底,就到了盡頭。
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石棺,棺體呈長方形,棺壁是大塊青石拼接而成,因常年封閉,石棺變成黑黝黝的,外觀古樸陳舊,看不出已經存放了多少年月。
奇特的是,上面竟然爬著一具屍體。
怎麼會這樣?從石棺下葬時間來看,墓主人理應早已化成白骨,怎麼可能連衣服都沒腐爛?
假如屍體就是張氏先祖張不疑的話,也應安放在石棺裡面,而不是棺頂上面。
正準備走近細看,卻聽得咕唧聲響,走在前面的夏侯惇踩在了水上,他將火把放低,後面的曹操等人才看清原來棺材前有水流過。
水並不深,也就是剛漫過腳面,而且流速也不算快。
最奇異的是,雖然這裡氣味並不好,但依然能從流水裡傳來美酒香味,跟外面樹林裡‘醉心果’的香味完全一致。
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水是從外面孟婆泉裡流進來的?
那也不可能啊,若泉水能進來,這裡早就應該灌滿了啊!
好在水流並不寬,也就四五尺寬,眾人輕輕一跳就躍過水麵。
曹操第一個上前,翻過死者屍身,頓時傷痛不已。
原來死者正是張兆梃老人。
他的脖頸上有一刀痕,傷口又細又長,顯然是一刀斃命。
而石棺蓋子已經被人推到令一側地上,摔裂成了幾塊。石棺內幾根白骨也被扔了個亂七八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