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這才恍然大悟,終於明白何進的真實用意。
他定是早已心懷良策,否則他怎敢貿然進京?
這麼多年他一直待在邊關,而不能返回京師,不就是董卓在後面搗鬼麼!
董卓連皇帝都不放在眼裡,又怎會容得下身為國舅的何進呢?
照這麼想來,此次何進進京,猶如羊入虎口,凶多吉少了。
“賢弟可願助為兄一臂之力,除去國賊董卓?”
“董卓禍國殃民,人人得而誅之,我曹家世受漢祿,當然責無旁貸。”
“好,好,為兄總算沒看走眼。實不相瞞,我這次順道來鳳鳴山,是為了和張舉結盟而來。”
“張舉?”曹操似乎聽說過這個人。
哦,想起來了,是在鉅鹿城的密室裡,張角提到過這個人,好像……他在漁陽造反稱帝了吧?
“你我既已是兄弟,就不必隱瞞,為兄已經分別聯絡了漁陽張舉、張純;益州馬相;下邳闕宣;涼州宋健。這些雖說也是反賊,但是都還未成氣候,因此尚能拉攏為我所用。”
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董卓自絕於天下,四處樹敵,已是人人喊打。何進拉攏收買這些人,倒是能夠形成一道‘包圍圈’。
“但是,畢竟這些人也是大漢國賊,大哥這麼做,即便成功除掉董卓,不也同時等於放縱了這些反賊嗎?”
“賢弟有所不知,我這是將計就計,以毒攻毒。董卓挾天子令諸侯,動輒以朝廷名義為所欲為,對這些大大小小的反叛非但不管不問,而且還採取了‘羈縻’手段,就是先將我大漢攪亂,然後渾水摸魚,待時機成熟時,取大漢江山而代之。”
何進的話,深深震驚了曹操,他憑著一腔熱血,來取天子劍,雖然沿途所見所聞,心裡早已有所思考,但何進的話,顯然看的更深更透。
曹操也明白,以何進肚子裡的墨水,是說不出這番話的,他的身後,定是有厲害的謀士。
羈縻之策,出自《史記 司馬相如傳》,羈,馬籠頭也;縻,牛也。綜合起來,意思就是籠絡控制。董卓一方面暗地裡對各地的反叛聽之任之,由其慢慢坐大;一方面又以朝廷的名義,對這些人當中威脅較大者予以打擊和鎮壓。
比如鉅鹿張角的黃巾軍,就已經尾大不掉了。無論是董卓,還是何進,都不可能再行羈縻之策。
而像張舉、馬相等人,都是疥癬之痛,其最大期望,也不過是一方諸侯而已,因此還是可以收買的。
董卓以朝廷的名義給他們‘好處’。
何進也可以用國舅爺的身份給他們談‘條件’。
雖然何進暫時還掌控不了朝廷,但畢竟他是當今皇帝的舅舅,只要他搬到了董卓,同樣可以‘一手遮天’。
所不同的是,董卓意在改朝換代,而何進不過是替外甥奪回皇權而已。
曹操隱隱覺得何進的做法也有些不妥,但如今大漢帝國已經千瘡百孔、搖搖欲墜,還有什麼好法子?
何進的以毒攻毒,以亂制亂的計策,也算是一絲微弱的希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