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元年五月初,汝南王司馬亮秘密入京。
張華奉旨連夜拜會了汝南王,通宵徹談後,初七回報皇上說汝南王亦十分渴望能為朝廷效力,幫助皇上驅逐太后黨,重整朝綱。
既然雙方已經通了氣,達成了一致的意見,皇上就命張華擬詔,封齊王為大司空,汝南王為大司馬。至於其他即將入京的宗室王,就等他們來了再一一封賞。
初八早朝,皇上突然命張公公宣齊王和汝南王上殿,然後當眾宣讀了冊封詔書。
詔書讀畢,兩位王爺領旨謝恩。
百官猝不及防,紛紛做痴呆狀。
這時,張公公大喝一聲曰“皇上自登基以來,深感各位大人為國效力的辛勞,聖心眷眷,特令,凡五品以上,皆加俸一級。欽此。”
百官本來還顧忌著楊家,不敢拜賀兩位新加封的王爺。現在聽說“加俸一級”,喜出望外,立即跪倒在地,山呼萬歲。
諾大的朝堂上,頓時只有楊家三兄弟還傻愣愣地站在那裡,一臉氣憤兼一臉尷尬。
看“三楊”不下跪謝恩,張公公也就遲遲不喊“平身”。武百官只得繼續跪著。
一時,連空氣都似乎凝結了。百官們看情勢不對,也不敢交頭接耳,只是伏在地上,暗暗地看好戲。
那情景,就可以想見了朝堂之上,黑壓壓地跪著一大片人,只有三個傢伙還孤零零地站著。
也因此,顯得格外的不和諧。格外的突兀。
當這種局面持續超過一頓飯功夫後,情形又變了。
因為跪久了,未免不舒服。百官們這個挪挪膝蓋。那個扭扭屁股。雖然還是沒人敢說話,,更新最快.
有些細皮嫩肉的官官。實在是跪得受不了了,又不敢站起來,只是拿一雙眼睛哀懇地看著“三楊”。
朝堂上,眼波洶湧,怨念叢生。過了很久很久後。楊兆和楊濟終於頂不住了,也隨眾跪了下去。
只有楊駿一個人,自始至終直挺挺地站著,臉色鐵青。大概是氣糊塗了,連基本地禮儀都不顧了。
張公公沒辦法,總不能讓武百官一直跪到天黑吧?只好喊了“平身”。
下朝後,楊駿破天荒地沒有進勤政樓代皇上批閱奏章,而是氣沖沖地回家去了。
皇上求之不得,正好把齊王和汝南王請到勤政殿好好地敘談了一次。又一起用了午膳。
晚上皇上回明光殿後,把朝堂上發生的這一幕繪聲繪色地講給我聽。
他幾乎是歡呼的,雀躍地。
看得出。雖然他也希望有人幫他看奏章,但楊駿的跋扈和囂張還是讓他吃不消。一直都覺得很憋氣。所以。今天看楊駿這樣,他覺得很解恨。
就在他給我講這些地時候。宮門外突然通報說“小楊太傅到。”
我和皇上互相看了一眼楊濟這個時候來幹什麼?
因為楊駿和楊濟都是太傅,所以楊濟就被稱為小楊太傅。
我本來對楊濟的印象是很不好的。因為他當年做太少傅的時候,和他的兄長一樣,倚老賣老,對太不敬。可是這天看到他,也許是年紀又長了十歲吧,他看起來竟然像個老成持重地人,甚至還有些憂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