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光殿,梳洗過後,我們開始躺在床上聊天。
我首先問出了我最關心的問題“今天和齊王都談了些什麼?”
他回答說“就是談了一下目前的形勢。”
“那他可有什麼好的建議?”
“也提了一些。從他的談話可以看出,王叔雖然沒有在朝廷任事,但對於朝局勢還是很瞭解的。對楊駿的一些做法,他也看不慣,也覺得應該儘早扭轉局面,驅逐太后黨。”
“太后黨?”我笑了,這名字倒也貼切,“那,擁戴你的,不就是皇黨了?”
“是保皇黨。這還是今天王叔告訴我的新名詞呢。”
這個“新名詞”卻叫我心裡別是一番滋味。皇都需要保了,正說明情勢的緊迫。
“那,齊王願不願意保你這個皇呢?”
還是,他想等皇上被楊氏徹底變成無用的擺設,甚至廢掉之後,他再出來振臂一呼,拯救危局,從而以司馬皇朝興之主的姿態登上皇帝寶座?
“這個嘛,我也摸不透王叔的心意。你也知道,他畢竟是長輩,有些話,他不說,我也不好強問。”那你有沒有請他出來在朝廷為官?有沒有說你打算封他為司空,就算楊駿一夥堅決反對,也要想辦法頒下詔書?”
“說了,但他拒絕了。”
拒絕了?怎麼會這樣呢?
我的心糾結成一團。在皇上這麼孤立無援的時候,他作為皇上的親叔叔,居然袖手旁觀!這讓我對他的印象大打折扣。
難道他心裡真地在打著另外的算盤?準備抱持觀望態度,先坐山觀虎鬥。等朝政亂到一定程度。皇上徹底失去民心,楊氏也漸漸露出了篡位徵兆的時候再出山,一舉取皇上而代之?
見皇上一幅沮喪地樣。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安慰他了。如果連他的親王叔都毫不顧念親情,汝南王那些旁支宗室王就更別指望了。沉默了一會兒後。我才又開口問“後來跟梁景仁,還有張華、嵇紹他們談得怎麼樣呢?”
皇上這才露出了一點點開心地神色說“那倒是談到挺好的,,更新最快.尤其是張華,真是個人才,我準備提拔他當書監。讓他在御書房行走。免得我想擬個旨,還要看華、何劭他們的臉色。上次朕想封王叔,請他們擬旨,他們居然只會跪在地上磕頭,怎麼也不敢動筆,氣死我了。”
“可是”,我不得不提醒他“楊駿是決不會答應你封張華為書監的。書監這種職位,他一定會留給自己地心腹。我聽說他已經準備連華都趕走了,換成他的外甥段飛。不過呢。這件事也不是沒有補救的辦法,你可以退而求其次,封張華做個諫議大夫。反正諫議大夫也能在御書房行走。你想要他擬旨,還不是一樣可以?”
皇上轉過頭來笑看著我說“嗯。還是你會想辦法。我也正擔心楊駿又會拼命阻撓呢。”
我苦笑道“我現在擔心,就連你封張華為諫議大夫他都不會答應呢。”“那怎麼辦?”皇上有點急了。
我想了想說“不如這樣吧。你先你跟楊駿講。你要封張華為書監,楊駿肯定會反對。在他反對的時候,你開始要極力爭取,哪怕吵得面紅耳赤也行。等到最後實在行不通了,你再很無奈地提一句,那就封他做個諫議大夫吧,說完就趕緊離開御書房,假裝很生氣很失落地走掉。”
“嗯嗯嗯。”皇上一邊答應著一邊偎進我懷裡。
我知道他困了,輕輕拍著他的背說“以後你再有什麼不想讓楊駿知道的詔書,就悄悄叫張華擬好。乘楊氏的人不在御書房的時候,趕緊拿進去蓋印了,然後直接拿到朝堂上去宣佈。等到真地宣讀聖旨了,楊駿難道還能當眾叫你收回不成“嗯,我的皇后真聰明,那我以後就這麼辦了。”他說著說著,打了一個大大地呵欠。
皇上睡著之後,我一個人在黑暗醒著,想著齊王今天拒絕皇上的事情。
怎麼想,都覺得這事有點不合常理。齊王在先皇手裡一直不得重用,現在好容易有機會一展才能了,為什麼又放著好好的機會不抓住呢?
難道他心裡真地打著那種要不得的算盤?
不行,我必須想辦法找他談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