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字白玉,早年未入仕時就已經以名著稱,也算得上是位大名士了。在先帝時代,他在滅蜀和剿滅鍾會叛亂都立有大功,是朝碩果僅存的幾位元老重臣之一。
除此而外,他們衛家還有一項別人不及的地方,那就是美冠當世,一門幾代皆是傾城傾國的風流人物。衛家美人出行,常常引得萬人空巷,百姓景仰愛慕,瘋狂追逐。衛家美名天下揚,要滅衛家,談何容易?首先,百姓那一關就難過。
但衛家與我們賈家實在是結怨太深了。當年選拔太妃時,先帝看的本是他家的女兒。我家卻在衛家女兒已經透過了皇宮的遴選,正歡天喜地準備嫁衣之際,橫插一槓,手段百出,硬是從衛家手奪走了皇太妃的寶座,讓他們眼睜睜地看著煮熟的鴨又飛了。
衛家對此懷恨多年,所以,衛後來一直想要廢掉太,出一口惡氣。
而他也差點成功了。
就因為他的一句“此座可惜”,引出了先帝出題測試太的鬧劇,差點讓太之位不保。我父親在將此事寫信告訴我的時候,在信一再囑託“衛老奴,幾敗汝家,瑾以當記,勿以為忘!”可見父親對衛的痛恨,已達到了咬牙切齒的地步。
平心而論,對於衛,雖然我的確有點耿耿於懷,但因為我家畢竟是勝利的一方,我對他家倒也沒多少仇恨心。如果沒有汝南王司馬亮這件事,我本來是沒打算理他的。就讓他晾在那兒發黴算了。
但現在,我改變主意了,準備把他抬出來當槍使.,ap,更新最快.用以對付汝南王。
於是,衛很快被任命為太保。和汝南王、齊王共同輔政。
同時,我也慢慢把我的族兄賈模、舅舅郭彰等安插在軍隊出任要職,慢慢掌握軍權。以便有朝一日,等我擺脫了汝南王、楚王等一干人後,他們能立即接管軍隊。我地外甥賈謐——此前已經承襲了我父親魯郡公的爵位——也在這次被任命為皇上的貼身侍衛。特許御前帶刀行走。雖然他還只有十歲。
雖然這樣聽起來有點荒謬,但我必須如此。我實在太需要孃家地勢力了。
假如父親不走那麼早,我何至於在皇上登基兩年後還沒有名份?非要雙手沾滿鮮血,歷盡艱辛才爬上這本就屬於我的皇后寶座?
只是我沒想到,衛、汝南王當權,他們之間地鬥法還沒正式開始,首先跳出來鬧騰的卻是另一個人,那就是,自認為在“倒楊事變”立下了汗馬功勞的楚王司馬瑋。
據說。他數次在公開場合發牢騷,大罵衛是老狐狸,只會“揀現成便宜”。“搶奪別人的勝利果實”。因為,“倒楊”的時候。明明是司馬家地宗室王在出力賣命。那時候衛某人在哪裡?
現在“倒楊”成功,他司馬瑋這個大功臣只是封了個禁軍副統領。袖手旁觀、寸功未立的衛卻被封為“太保”。一躍成了輔政大臣。世上還有比這更不公平的事嗎?
除了埋怨衛,他對如楊駿般攬權的汝南王司馬亮也是嫉妒異常。尤其是汝南王的兒東安公司馬繇,那個從皇宮到楊府都整整走了三個時辰的草包“將軍”,現在居然成了他的上司,每天對他指手畫腳,在司馬瑋看來,這簡直就是對他的侮辱。
除了這兩個之外,他對我也是我一肚不滿。上次他要挾我不成,反倒讓皇上疏遠了他,也讓我對他充滿了戒備。看我情願資助汝南王的軍隊也不用他地,只讓他負責外圍的守城工作,他同樣覺得這是一種赤裸裸的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