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素國,距離離塵山大約一萬一千由旬的宣神京外,宣水之南,太素國主元平帝立於才剛新近修繕過的銅鶴臺上,心滿意足的望著身下方處,那座被修飾得美奐美輪的園林。
“不錯不錯,那李卿家果不愧是園林大家,這銅鶴臺深合朕意。尋他主持銅鶴臺修繕之事,果然是尋對了人。”
似確已心滿意足,元平帝的臉上,泛著紅潮:“傳旨嘉獎,著工部侍郎李卿家年後準備接任工部尚書事。現任工部尚書尚書元修這次亦有居中排程之功,可右遷他職,另有呼叫。“
旁邊跟隨的諸多大臣,內監侍者,聞言亦是笑容滿面,立時就有中書舍人奉旨而去,書寫正式詔文。
然而隨行之人中,雖有十數位喜形於顏色,可亦有幾人,面色不虞。
銅鶴臺乃昔年太素朝太祖壯年之時所建,在這位太祖未稱帝之前,曾大破北方北宣國數百萬大軍,在班師回朝之際,過宣水之南,夜宿旋山,見到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得銅鶴一隻。
於是有大臣言,昔年昊母夢見玉鶴入懷而生上昊,而這位‘上昊’,正是昔年的第六代人皇。
當時太祖聞言,不由大喜,於是決意建銅雀臺於宣水之上,以彰顯其平定四海之功
銅鶴臺初建之時,雖也奇麗巍峨,然而那位太祖皇帝生性節儉,又值平定四海之時,所以並未費什麼財力。整個銅鶴臺,總共才不過廣廈二百餘間。
可之後太素朝歷任皇帝,喜此處景緻優美,冬日溫暖如春,可以作為避寒之地。屢次三番將這銅鶴臺擴建,如今已成行宮,範圍千餘里,有華屋三十萬間,可以容納整個太素朝宮廷與所有文武官員。更有大小庭院四百,獵場無數,溫泉近千,可謂是奢靡到了極致。
銅鶴臺最近一次整修,還是在五十年前,接下來仍可使用數百年都無妨。可元平帝卻力排眾議,執意修整擴建,不惜為此動用國庫銀錢,為此貶斥了好幾位大臣。
所以在那些秉性正直的大臣看來,此舉勞民傷財,陡耗國力,是昏君之舉。更將那工部上下與司設監,都視為奸佞。
今日銅鶴臺落成,那二人加官深職,卻不知是靡費了多少了民脂民膏?這宏偉宮廷之下,又究竟墊了多少民夫屍骨?
“臣恭喜陛下,二十年心願,今日一朝得償!”
諸臣中一位白鬚老者笑意盈盈的湊趣道:“說來也是雙喜臨門,數日之後,恐這世間,就再無離塵宗。若能順勢收回這國中那些治外田土道觀,那時陛下之功業,可直追我太素朝歷代先皇,我國朝,也必可得中興也!”
那元平帝聞言,不禁笑容愈盛,一時間只覺是意氣昂揚,負手遠望東面道:“我朝那些仙修,仗著有離塵為依靠,縷縷違法亂禁,朕與諸位先皇苦其久矣。那些田土道觀,亦為我朝歷代先皇之心病,佔據了我朝土地近一成之數。卻因那離塵宗之勢,一直不敢妄動,不納田賦,不受管制,使我朝數位皇祖,鬱鬱而終。這次若能如願,那是最好不過。對了,如今那離塵山,到底形勢如何?道尊與那寂天如來,也不知能否將那離塵山順利拿下?”
到底還是有著幾分擔心,一旦不能順利將那離塵山拿下,那麼太素朝,可未必就能經受得起那離塵宗的瘋狂報復。
那邊說是十五日之內,就能有確實訊息,可如今已經卻已是到了第十日。
“父皇無需心憂,那邊不久之前才傳來訊息,說道是離塵已支撐不住,那位玄碧仙王,若不返回,那麼最多一日之內,就可將離塵宗上下屠絕。”
答話之人,乃是隨行的三皇子燕王李隆瀍,神情頗為輕鬆的笑著答言:“此戰不獨只是玄德與佛門兩位佛祖出手,據說那南極赤火神州亦有參與。數位道祖聯手鎮壓,十幾位大羅合力,那離塵宗是與四分之一個天下為敵,豈有不敗之理?那元國師也讓兒臣轉達,定不會使陛下失望。想必明後兩天,父皇就可得知捷報。”
他之前曾因離塵宗問罪,被囚禁過一段時日,不但身形瘦弱,臉色也略顯蒼白,彷彿風吹即倒一般。
元平帝看在眼中,頗為心疼,知曉這愛子,其實是代人受過。不過當聽聞之後,仍是啞然笑道:“不會讓我失望?是不讓他自己失望才對。元國師與那離塵宗屢有仇怨,卻數次隱忍,今次攻伐離塵這一戰,自是要全力以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