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坤非常有耐性的回答胡山雕連珠炮般的提問,待胡山雕心滿意足收起筆紙後,葉坤拿出一本血腥味極濃也厚的書。胡山雕還是首次見到這麼多“玄紙”裝訂成的“書”,暗驚掖國的富足,但也疑惑掖國怎麼會這麼“富”?
“掖國亡了”。
胡山雕嚇了一跳,大清怎麼就亡了?
葉坤沒有說掖國怎麼亡的,他此番前來要跟胡山雕交易的不是此書,但也是一本書,名為“茅山法籙”。此書確實有,是胡山雕早期從一個叫“龍門上人”的手中獲得,當時,胡山雕還自以為是玩家。
茅山法籙共二十頁,翻開一頁當時需要消耗20點元力,此書是勾城茅山派的鎮派之物,被“龍門上人”偷了出來。如今知道“稱號”不是隨便可得到的,那這個“龍門上人”就頗有蹊蹺了。
籙是元力書寫而成的書籍,閱讀籙需要元力以及修為。
篆是法字,篆籙是極其少見的,相當於辭海的地位。
籙本身就是寶物,煉製後可升級,茅山法籙翻開就能施展法術,拼命的時候還可以撕下來,威力更大。
籙與符不同,籙總綱,符是細科,一籙在手萬符通。
葉坤手握的那本血腥濃厚之書是二十萬掖國子民性命所製成的,而他需要茅山法籙,就是要將無名命書與之融煉在一起,一旦成功就是“靈器級”,威力?葉坤沒說,胡山雕卻也知道一二。
除了一些高手外,掖國人死了個乾淨,難怪葉坤說“掖國亡了”,只是胡山雕不解,葉坤用二十萬子民的性命煉出“無名命書”,又試圖獲得茅山法系進行融煉,其目地是什麼?
“淨化”。
胡山雕頓時肅然起敬,想要淨化“罠族人”的罠人玄修可謂前赴後繼,從夏朝至今,死在這條“科研”路上的罠人玄修不計其數。
為什麼罠人玄修執著於“淨化”同一民族之人?
因為罠族人從未有過“成聖”的例子,不僅無法成聖,罠人玄修最高只能攀升到二梯位,而他們並不是沒有擁有完整的“玄徑列式”。因此,罠族玄修們認為是因為自己的血脈不純淨而無法成聖,那麼,要麼亡族,要麼淨化。
罠族人執著於成聖的理由也簡單,就連一些荒獸都有“獸聖”罩著,為什麼罠族人沒有聖人罩著?罠族也是人族,人族那麼多聖人,只是偶爾關照一下,但更多的卻是把聖佑撒在垊族身上。
胡山雕說去取茅山法籙,此書一直被他扔在“太清峰”角落吃灰,之前窮得要吃土的時候也沒想過賣,因為此書來得太容易,胡山雕認為它不值錢,也就沒有拿出去問價。返回銀霧之上取得茅山法籙後,胡山雕回到庭院內,將書遞給葉坤。
葉坤頗顯意外,佈滿青色的臉上露出一絲笑意,接過書後,將一個“儲物袋”放到桌面,“恩情,記下了”。說完,“嘭”的一聲化為一股青煙鑽入地底。
“有藥味”,胡山雕嗅了嗅,倒不怕那青煙有病菌,罠族人走的是“閻浮星君”路徑,青面獠牙是此路徑的外貌特徵。
閻浮星君就是俗稱的“閻羅王”,此玄徑第九梯“青面”、第八梯“獠牙”,第七梯“無常”,第六梯“城隍”,第五梯“崔判”,第四梯“孟婆”、第三梯“鍾馗”、第二梯“六道”,首梯“閻浮”。
此路徑非三朝官職演化而入“封玄榜”,它是由一個叫“閻浮”的玄士獨劈而成,但初代“閻浮”非是罠族人。奇怪的是,這條路徑經過“封玄榜”演變後,只適用於渾身病菌的人,正常玄修潛質之人一旦修煉,必死無疑。
可以說,“閻浮星君”這條路徑就是給罠族人量身定做的,只是罠族玄修到了二梯“六梯”時就是命喪之時,至今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使用儲物裝備必須是“靈魂”,靈魂是指靈性與魂念,靈性居於玄府中,魂念居於腦袋,無需消耗元力,只需靈魂一探就能知道空間有多大,物品是多少。靈器級的儲物裝備甚至可以將物品種類、數量等等傳給探查者。
“葉公子出手真是闊綽”。
很顯然,葉坤給的這個儲物袋就是靈器級的,胡山雕的靈魂剛探入就知道空間、種類、數量等等。而他若要拿時,也無需探手,只要與之繫結認主後,魂念動,靈性閃,物品就到了手中,或落在指定的位置。
“玄燭之梯:鍾馗”。
此件物品是胡山雕從修真者“畫坊”那裡獲得的,而“閻浮星君”三梯是“鍾馗”,這跟胡山雕修煉“三清”之徑有點象,也就是鍾馗玄徑的首徑可以轉向“閻浮星君”。相比鍾馗玄徑,閻浮星君則要高出幾個檔次,能轉當然是要轉的。
胡山雕原想找個好價賣了“玄燭之梯”,但這玩意兒不好出手,因為牽扯到善惡雙聖的交鋒。如果把它給“吃”了,會有什麼效果?胡山雕也不怕吃壞了自己,一千車奇奇怪怪的“術品”資源都吃了,也沒見有什麼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