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山雕為此支付了七千餘元晶,但這也意識著這批裝備少說也有十萬元晶的價值,告別彷彿身體被掏空的田少陵,胡山雕離開“西塘”前往“碧宮峰”。對於“碧宮峰”,胡山雕還是有些熟悉的,他穿越過來後一部分時間在渭城,一部分時間就是在碧宮峰。
二十八件裝備中,寶物佔了十五件,法器佔了十三件,靈器與法寶自然是沒有的;法寶有定數,靈器聖人鑄,誰擁有靈器,誰就會成為眾矢之的。法類裝備並無品階區分也沒有裝備要求的門檻,是個玄修都能穿或佩戴,但能不能用就要看自己具不具備啟用的“實力”。
胡山雕端坐在銀霧之上“銀筆峰”懸崖邊,晃著腳將所有裝備仔細看了個幾遍,將自己實力無法使用的二十一件裝備堆放到一邊,能夠使用的有七件。衣著類三件,佩飾類兩件,器械類兩件,衣為長袍、鞋及頭巾,佩飾為吊墜、手鐲,器械為刀、盾。
穿戴妥當,胡山雕喜憂參半,他的實力並不足以在同一時間調動七件裝備,只能調動一件裝備,然後就要補充元力。好在七件中任一一件都可以調動,只要臨場發揮的好,一件裝備也可以吊打全場。
峰如宮殿重重複,雲海一色碧如玉;乘風俯瞰挾歸去,撼如乾坤力難挽。
胡山雕聽過這首描述“碧宮峰”的詩,前面描述碧宮峰,後面則指傳說有聖人看中此峰,想將它移走做為自己的裝飾,但沒有成功。傳說是不是真的沒有人去追究,相比支珢山,碧宮峰才是“楚國”名勝,亦是霄州名勝。
碧宮峰除主峰外還有十一附景,分別以“殿”為名,雷鳴泉在“雷鳴殿峰”,此峰雷鳴不止,峰中一股清泉受其感染而成“梯藥”。五梯數的空流海直言不敢闖,就算穿齊“抗”雷裝備,他也沒有信心抵達雷鳴殿峰的深處。
但雷鳴峰也並非無解,一日內每逢“日暮三刻”,雷鳴會止住六十息,日暮三刻就是晚上八點整到八點三十分,過三十分就是日暮四刻。時間上比較籠統,胡山雕做好“死”的準備。
他的計劃是利用自己下線快速的外掛,在時間快到時返回銀霧之上,然後等上一天時間,再利用“銀霧俯瞰”上線。梯數攀爬的原因,銀霧俯瞰增加到二十息,並且上線時可以選擇以“下線”位置為基準的六尺(2米)範圍內任一位置。
站在雷鳴殿峰外聽不到雷鳴之聲,且視野也無法穿透層層“雷霧”,這就使得胡山雕無法知道里面的“雷鳴”之聲是否停止。但他仍然在日暮三刻整時,一頭衝進雷鳴殿峰,讓胡山雕鬆一口氣的是,此時雷鳴已停,而他只有六十息,不,五十九息的時間奔跑。
雷鳴殿峰其實並不是“山峰”,它是由數量眾多的坡、平地、樹林及湖泊組成的。受地形不熟的影響,胡山雕是“不擇路”的奔跑,他選擇的方向就是“前”,默數到五十九息時,胡山雕就“下線”。
呆在銀霧之上無所事事對於胡山雕來說是個煎熬,但為了“雷鳴泉”,他只能忍著,好在剛剛獲得二十八件裝備,讓他有消磨時間的“小遊戲”。將每件裝備翻來覆去的“看”,同時也模擬著自己裝上後,能夠應對什麼情況下的戰鬥,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
“奔雷靴”,敏捷+10,法效:奔雷,增加20敏捷,消耗200元力。啟用:遁術或遁符。
“禽之掛墜”,敏捷+6,法效:飛禽,增加10敏捷,消耗100元力。啟用:躍術或躍符。
敏捷1就是一息一尺的速度,初時並不顯得多厲害,但將敏捷加到10後,一息就是十尺的速度(三尺=1米)。不啟用法效,單靠裝備加自己屬性的話,胡山雕的敏捷值達到22,意味著他一息時間一步踏出二十二尺的距離。
需要注意的是,俠客的敏捷不是這樣計算的,敏捷1=1尺是玄修專有的,俠客只有0.1尺即1寸,十寸為一尺。
遁術不需要解釋,躍術是什麼?地煞七十二里有個法術叫“躍巖”,此法術能將所有崎嶇的地形視為坦途。躍巖法術太過高階,以它為起源的分支法術很多,如躍騰術、攀躍術等等。
遁術的種類更多,最厲害的自然是天罡法術“五行大遁”,從其分出的“金木水火土”單遁法術就流傳甚廣,符也比較多。但仍然是渠道的問題,胡山雕不會“符術”就不具備自己煉符的條件,買又買不到,就無法啟用“法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