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遊戲競技>王有志河南執法監督局> 第七卷 靈宿祭天,玄通易經 第六節 那些消失萬年的卦者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卷 靈宿祭天,玄通易經 第六節 那些消失萬年的卦者 (2 / 2)

儘管已經下令搜尋那個神秘人,胡山雕卻也知道很難找到,但他把這個訊息告訴玄宮後,老熟人離帝就親自趕來對整個丹鼎市進行搜尋。胡山雕對收拾“卦聖氏閥”沒有什麼興趣,他此時就蹲在丹銅世家棲息地內的“天坑”邊,天坑底處還有小火苗在閃爍。

從銀霧演化中就能知道,六十四卦曾經有過一段彼此撕殺的時期,這意味著“生具玄通”並不代表“天生何卦”。也就是生下來時獲得的是“艮卦”,出生地卻是在鼎府,舉起祭祀後卻是獲得“履卦”饋贈,這種情況就是六十四卦混戰形成的後續。

離帝鎖定坑底沒有溫度的小火苗,他的“命體”頓時離軀,除了胡山雕能夠看到一個“非人”物體投入“小火苗”外,餘者皆無法看到。但胡山雕也只能看到這裡,離帝命體是否已經抵達履卦,他就無法跟蹤,只能蹲在坑邊等待。

離帝並沒有讓胡山雕等個十天半月,大約半個小時後,靜止不動的離帝軀體就有了動靜,與此同時,小火苗閃爍一下後就消失不見。離帝一個騰躍落到胡山雕身邊,“難怪數萬年時間也沒有找到,原來都躲到了界田”。

界田的形成有兩種,一種是象九州那樣屬於放逐的玄陸疆域,一種是虛暗割裂後形成的,這兩種界田在“時速”上與玄陸都相差“10倍”,離帝發現的界田屬於第三種。其實這第三種很難說就是“界田”,因為它不存在“時差”而且還可以隨意移動,移動的座標就是“祭壇”。

胡山雕問這是不是就是“卦臺”?

離帝想了想後說應該不是,他雖然沒有見過真正的“卦臺”,卻也從大量資料中發現“卦臺”並非祭壇,而是與當年母芒分為一大一小的“光芒”相似。另外,卦臺是獨立的自我天地,就算卦聖還在沉眠卻仍然屬於“有主”,沒有“卦聖”的牽引,誰也無法進入。

胡山雕不以為然,他的銀霧之上就曾經遭到入侵,而遭到入侵時他正在“登梯”,這說明卦聖的沉眠實際上失去了對“卦臺”的掌控,留出一些通道。不過,胡山雕倒是肯定離帝去的不是卦臺,因為他在登梯時,銀霧之上自動抵擋了外敵,而離帝並沒有遭到攻擊。

離帝去的地方比較狹小,並且看到大量復古的建築,而在建築中的人衣著上卻與現代人無異。另外,離帝還看到比此處“天坑”更大的“祭壇”,天坑祭壇中火焰沖天,體積如山,離帝遙望時,命體有種灼熱之感,他不敢再直視就退了回來。

不管怎麼說,玄宮尋找數千上萬年的“離經叛道者”有了線索,離帝對此很是高興,再次建議胡山雕坐上“玄皇帝”的寶座,胡山雕當然拒絕。離帝離去後,胡山雕就命人戒嚴,隨後收集來99種“異物”。

景象為異,異物就是成精的建築或是形似建築、人物的天然之物。

收集99種異物還是比較簡單的,體積方面也可以是小型的,將這99種異物擺放在坑底,胡山雕就讓人將死囚帶來,讓這十來個死囚訓練一番後派出去一個進行“火焰三叩”。溫涼義是獨自進行祭祀的,死囚也是四方修士,而儀式也簡單,高舉“火盆”對著坑叩三個響頭。

轟,火盆中的火焰沖天而起後又倒灌而落,死囚連慘叫都沒有發出就被燒成灰。

“我拷,這是什麼火?”

普通的火對修士有傷害但不可能秒殺,玄通法效形成的火焰只是在傷害上加大,高方修士自然可以秒殺低方修士,但絕無可能造成被殺者“燒”成灰的情況。胡山雕倒是有熟悉感,他的銀霧火也可以造成這種情況,但目標只能是三清祀徒,也就是背叛三清的祀徒會被銀霧火燒成灰。

“不過,背叛三清的祀徒是自燃式的,這個死囚早前必然不是履卦祀徒,他被燒成灰是因為離帝的進入,還是另有原因呢?”

胡山雕排除掉祭祀儀式不對,囚犯與履卦“屬性”相沖等因素,他覺得死囚被殺更象是“警告”。正琢磨時,感知到一股熟悉卻又陌生的氣息,胡山雕迅速捕捉鎖定後,發現是由死囚死後那團“灰”所產生的。

死灰散而不溢的飄起來,扭曲、凝聚後形成一段簡體字,“井水不犯河水”。

“呼”,文字被胡山雕一口氣吹散,胡山雕想笑,“井水不犯河水”不象是警告更象是“示弱”,這讓胡山雕覺得離帝所見到的那群人是弱小的,甚至其首領年歲也不大。若是首領年歲大且經歷的多,就不該寫“井水不犯河水”,至少讓胡山雕來寫的話,一個字——滾。

胡山雕重新埋怨九位前輩的不靠譜,若是靠譜的話,靈宿祭之事就不會被洩露,也就不會被有心人所利用,從而不得不延遲推廣。有心人是誰暫且不知,但這些人宣揚“靈宿祭”修煉是在摧毀玄通法效,誰若是修煉誰最後就會變成普通人。

因此,大量修士就趁著“虛暗退潮”形成的大範圍震盪進行抗議,宗庭不得不出面安撫,因為這些修士全都是平民修士,而宗庭是一直在為平民階層保駕護航的。胡山雕埋怨九位前輩就是因為他短時間內無法獲得“知識點”,但好在他也有手段,那就是“丹鼎市防戎軍”。

丹鼎市其實只駐紮著一個師的防戎力量,它只是市再加上並沒有虛空裂縫存在,此支防戎師任務也就不單單是丹鼎市,還負責其它幾個市的防戎。駐地也是按一定週期進行巡迴的,此時恰巧就駐防在丹鼎市,才讓胡山雕有機會將這支五千人的戎師掌控在手。

當然,沒有戎庭的支援,胡山雕也不可能這麼順利,而他只能是間接掌控,祀戎分庭而立,他是丹鼎市市座,就算有九方封權也不能違背“玄律”。收尾還是要謹慎一些的,此次行動得罪的是“銅鼎氏”溫閥,而溫閥是艮陸鼎府的扛把子。

“一氏分兩部,兩部成四族;四族建十閥,千家萬戶落。”

氏部、氏族、氏閥被稱為“三氏王朝”,它統治玄陸將近七萬年的時間,隨後就是“玄宗”率領的“平民起義”,打了將近兩萬年才勝利,由此進入“宗庭時代”,距今已有一萬兩千多年。

三氏王朝的七萬年裡有很多東西都在創新變革,然而永遠不變的是“氏”,氏全都是由起源地形成的,隨著擴張以及人口增漲而出現“部”。如果說“氏”是最早的國家,部就是氏的封臣,而部成為國家後,族為卦臣。

族為國家後,閥為卦臣,閥為國家後,世家為卦臣,然後就是戶。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