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座大院內,三十餘頭雄健猛惡的大犬,分成三排,蹲在地下。一位年約十六七歲,體形粗壯,生得濃眉大眼的少年坐在豹皮椅上,向身邊一個手執皮鞭的人使了個眼色,那人“啪”的甩了一個鞭花,大喝一聲,一頭猛犬急縱而起,向立在牆邊的一個人咽喉咬去。
伏在牆頭的楊牧雲輕輕“呀”了一聲,卻見那狗口中咬著一塊肉,踞地大嚼。他凝目看去,才看清楚那人原來是個皮製的假人,周身要害之處掛滿了肉塊。
這一聲雖然不大,但下面的人都清晰的聽入了耳中,目光向著楊牧雲這邊瞥來。
楊牧雲見無法隱遁身形,摸了摸下巴,縱身躍下地來。
那少年正是索朗少主,而甩鞭子指揮猛犬攻擊假人的是昨日被楊牧雲教訓過的那個領頭漢子。
一見是楊牧雲,索朗少主和領頭漢子的臉色俱各一變。領頭漢子一甩鞭子,發了聲號令,院中猛犬一陣狂吠,上前將楊牧雲團團圍了起來。一條條目露兇光,欲擇人而噬。其中一些昨日捱過楊牧雲的拳腳,躲在其它猛犬的後面目露怯意。
索朗少主高聲叫了一句,眾猛犬立刻伏下身子,嘴裡發出嗚嗚聲。
一名頭梳髮髻,身穿月白儒衫的青年文士走上前,用漢話朝楊牧雲說道:“楊欽使,你來這裡做什麼?”
“喲,居然有一個會說漢話的,”楊牧雲頗覺驚異,“先生是漢人嗎?怎麼一身中原人的打扮。”
青年文士微微一笑,“我不是漢人,只是在大明待過,碰巧在大明的國子監裡讀過幾年書,與楊欽使你交談是沒有問題的。”
大明當時在周邊國家的眼裡是天朝一樣的國度,文明昌盛,國富民強,很多國家的王子和貴族子弟紛紛到大明來留學,以會說漢話,會說漢字自詡,青年文士能在大明國子監裡讀過幾年書,定然不是一般人。
這位青年文士看起來約摸三十不到的年紀,膚色黝黑,高顴深目,與平常大明士人的相貌炯然有異。
但聽他說著大明官話,穿著明朝士人的服裝,楊牧雲頓感親近幾分,說道:“我只是聽到這裡有犬吠之聲,一時好奇,過來看看罷了。不想驚動了索朗少主,還望勿怪,在下這就告退。”
青年文士點點頭,向著索朗少主說了幾句話,又對楊牧雲道:“大少主說既來之,則安之,楊欽使既然來了,就該好好親近親近,不忙走!”
“如此恭敬不如從命了。”楊牧雲說道。
......
在領頭漢子的號令下,三十餘頭猛犬重新蹲成三排,依次向牆邊的假人發動攻擊,每隻猛犬都準確的咬住假人身上的指定部位,可見習練有素。
索朗少主得意洋洋的乜了楊牧雲一眼,說了幾句話。
青年文士對他笑道:“大少主說他感到很是奇怪,你是怎樣將他的十幾條猛犬打翻在地的?”
楊牧雲笑著微微搖頭,沒有說話。
索朗少主瞧在眼裡,臉上肌肉微微牽動
了幾下,驀然從豹皮椅上站了起來。
楊牧雲以為他要對自己發難,手握雙拳暗自戒備著。誰知索朗少主轉過身去,大聲說了幾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