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于謙說道:“太子殿下還在苗人手裡,用兵之事需要慎重。”
“那朕就要任人要挾而置國家大事於不顧?”朱祁鈺緊鎖雙眉,“大明朝能做太子的又不止他一個。”
“皇上的意思是要放棄太子麼?”于謙微微眯起了眼問道。
眼見君臣兩人的對話越來越僵,成敬連忙在一旁打起了圓場,“於大人吶!您這話可有些重了,皇上為了太子殿下的事殫精竭慮,滿朝的大臣都是看在眼裡的。要知道王驥的十萬大軍在湖廣、貴州每耽擱一天,都耗費錢糧無數。為了救出太子殿下,皇上不顧戶部官員的一再上奏,而讓王驥暫緩進攻,於大人難道不知道麼?”
“是,臣妄言,請皇上恕罪!”于謙垂首道。
朱祁鈺吐出一口氣,定了一下心神,用盡量緩和的語氣說道:“於愛卿,朕明白你擔心太子的安危,朕何嘗不憂心呢?但朝廷還有許多大事去做......”頓了頓,“自土木之變以來,國事艱危,你我君臣需要同心才能渡過難關吶!”
“臣願效仿諸葛孔明為朝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很好!”朱祁鈺點點頭,“朕得愛卿襄助,大明中興有望,希望愛卿盡忠國事,少摻雜一些私念,切記!”
聽到最後一句話時,于謙有些愕然,“皇上,臣......”
朱祁鈺不等他說下去,“太子與苗人的事朕會妥善安排,需要愛卿出面的話朕會下旨,好了,你下去吧!”
于謙還想再說,成敬過來道:“於大人,皇上已經說的很明白了,此事毋須你操心,您只要守好北疆,確保京師安全就行了。”
于謙聽罷嘆息一聲,搖了搖頭,轉身去了。
......
一俟于謙離開,朱祁鈺怒不可遏的道:“他張口太子安危,閉口太子安危,把朕置於何處?”
“皇上,”成敬勸道:“於大人對您忠心耿耿......”
“放屁!”朱祁鈺罕見的爆了粗口,“你沒聽他說麼?他願效仿諸葛孔明對朝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喘息一聲,抬高了聲調,“他效忠的是朝廷,而不是朕。他忘了是誰把他抬到兵部尚書這個位子上,是朕!沒有朕,誰會重用他......”
“皇上息怒,於大人不過是一時糊塗,您不要跟他一般見識。”成敬緊接著勸了一句。
朱祁鈺哼了一聲,“我看他是揣著明白裝糊塗,與朕作對,朕能罷得了胡濙,難道還罷不了他麼?”
“皇上是普天下的君主,想用誰就用誰,想罷免誰就罷免誰,”成敬笑著說道:“可是有一人皇上是罷免不了的。”
“誰?”朱祁鈺眉毛一豎。
“蒙古斡剌特部太師也先。”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老奴只是想對皇上說于謙和胡濙是不同的,胡濙是禮部尚書,罷免了他可以讓楊寧頂上,對國家大勢沒有影響。但于謙是兵部尚書,京師保衛戰是他從容佈置,浴血奮戰才擊退也先的。如果皇上想罷免他,老奴想這世上最高興的人應該就是也先了。”
“怎麼?整個大明朝離了他於少保就無人能夠抵禦也先了麼?”朱祁鈺不悅道。
“至少現在還沒有出現能夠跟于謙比肩的人物,”成敬說道:“要是真有的話,老奴第一個勸皇上罷免他。”
“王驥三徵麓川,戰功赫赫,難道比不得於謙麼?”
“靖遠伯在軍中素有威名,是個難得的將才,”成敬說道:“不過他可是王振的人,也是太上皇一手提拔起來的。皇上敢放心大膽的任用他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