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這樣,他們應該不是來為難相公的。”周夢楠鬆了口氣。
....
來到中廳,石家叔侄命人將禮盒抬了進來。
“小小意思,不成敬意,”石亨笑著將一份禮單呈上,“還望楊大人笑納。”
“石都督這是什麼意思?”楊牧雲臉露不悅,並沒有伸手接那份禮單,“如果右都督還念著咱們以前的交情,還是把東西帶回去的好!”
“楊大人誤會了,”為不使場面尷尬,石彪連忙說道:“都是一些老家的山貨,不值什麼錢,想讓楊大人嚐嚐,聊表心意而已。”
“這樣啊!”楊牧雲的臉色緩和了些,擺了擺手,“請坐!”吩咐府裡的下人,“上茶,讓廚房整備出一桌酒席......”
“楊大人不必了,”石亨忙道:“”我們叔侄還要急著去上任,不能在這裡多耽擱......”
“石都督去上任也不急在這一時三刻,”楊牧雲笑道:“眼看這就到午時了,你們總不能讓手下將士餓著肚子隨你們趕路吧?”
石亨、石彪叔侄倆互相對視了一眼。
“如此叨擾楊大人了。”
....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三人的話漸漸多了起來。
“我記得跟楊大人第一次見面是在兩年前的成國公府上,”酒至半酣,石亨感嘆道:“楊大人是所有兵部官員中最年輕的一個。”
“是啊,”石彪也道:“當時末將就與叔父覺得楊大人年輕有為,前途不可限量。”
“這話過譽了,”楊牧雲面色平淡的說道:“當時在下初到兵部不久,什麼也不懂,不久也就下放到府軍衛了。”
“那是皇上想讓您多歷練歷練,”石亨道:“讓我沒想到的是,楊大人在戰場上也智勇無雙,要不是您率軍生擒韃子主帥賽因孛羅,恐怕當年宣大軍就無法從容撤回關內了。”
“都過去的事了,還提他做甚?”楊牧雲端起酒盅,“京師一戰,石都督與令侄捨生忘死,為我大明立下了汗馬功勞啊!”
“慚愧慚愧,”石亨連連擺手,“我叔侄不過是以贖前愆而已,哪裡敢當什麼功勞?”
“要不是楊大人仗義執言,末將與叔父早就成了刀下之鬼了。”石彪也端起酒盅,“這再生之恩,沒齒難忘!”
“本官是為國薦才,別無私意,”楊牧雲說道:“乾了這杯酒,這等話就不要再說了。”
三人將酒盅裡的酒一飲而盡,氣氛愈發熱絡了些。
“古北口乃邊防要塞,事關京師安危,”楊牧雲叮囑石家叔侄,“你們去了要多加註意韃子的動向,他們在京師吃了這麼大一個虧,必然不會幹休!”
“那是自然,”石亨道:“不消楊大人囑咐,只要我叔侄在,決不讓韃子越雷池一步。”
“聽說楊大人不日就要高升,”石彪目光一轉說道:“末將與叔父先在這裡恭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