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于謙安靜喝湯的樣子,老者臉上露出欣慰的笑意。
“你在我身邊大概三十多年了吧?”于謙若有所思的說了一句。
“回大人,”老者說道:“小的是在您十七歲時由老太爺撥到您身邊侍候的,已整整三十四年了。”
“你記得倒是聽清楚的。”
“跟在大人身邊的每個日子小人都記得,”一想到過去的日子,老人臉上就綻放出和煦的暖意,“大人第一次中進士的時候,是永樂十九年,那時您二十三歲。在同榜進士中像您這個歲數的可不多。一時京城裡的人都說您是青年才俊。”
“呵呵......”于謙撫著鬍鬚笑了笑,感慨一聲,“轉眼我已年過半百......老嘍,再不比當年那意氣風發的日子。”
“大人現今如日中天,如何就說老了?”老者道:“說句實話,小人在大人身邊三十多年了,從未見大人如此操勞過。您可要好好保重好自己身體啊!”
“我也想把手頭的事情放下,好好的睡上一覺,可是不能,”于謙微微搖頭,“如今大敵當前,不可有一絲懈怠。唉,你是不知道,現在京師的局勢是多麼的險惡!”
“大人不說,小人也是知道的,”老者道:“小人上街買果蔬菜品時,就聽人議論過,說韃子大軍就要打過來,朝廷守不住京師......”
“哦?”于謙白眉一挑,“街上的人都這麼議論麼?”
“嗯,”老者下巴輕點,“有的人說連皇上都被韃子俘虜了,十多萬精銳兵馬都盡數折在了土木堡。以現在京師的情形,根本就擋不住韃子大軍的進攻。”
于謙的臉色變得凝重起來。
老者見了不禁有些惶恐,“大人......”
“你接著說,我在聽。”于謙淡淡的說了句。
“京城裡很多人都跑了,”老者繼續說道:“大人,小人真有些擔心吶!要是京城真守不住的話......”
“守不住也得守,”于謙打斷他的話,語氣堅定有力,“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大丈夫立身於世,當上對得起國家,下對得起黎民百姓。怎能畏難而逃呢!”
“大人說的是,大人說的是......”老者赧顏道:“小人不該對您說這些的。”
“於方,”于謙對那老者說道:“這一定是韃子的細作在京城散佈的流言,目的在於搞亂京城的人心,你不必著慌。”
“是,大人這麼一說,我這心裡面也就安穩了,”那個叫於方的老者又道:“大人,這段時間京城裡亂得很,要不然讓夫人和公子回老家住上一段?”
“嗯?這話是誰讓你說的?”于謙眉眼一抬,“是夫人還是公子?”
“不不不......”於方忙道:“這是小人自己所想,跟夫人和公子都沒關係!小人只是有些擔心罷了。”
“擔心什麼?”于謙臉一沉,“這裡是京城,皇上和太后都在這裡,他們便坐不住了嗎?”
“小人不是這個意思,”於方說道:“小人是為咱們於家考慮,您膝下可只有一位公子啊!要萬一有個好歹......”見於謙面色不好,不敢再說下去,頓了頓,“京城裡很多大臣都把自己的子女送出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