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何不敢?”于謙笑道:“牧雲不必過謙,以你的才幹任一兵部侍郎綽綽有餘。而且有你和老夫一起主持兵部,老夫也甚是放心吶!”
項文曜既然要領兵與羅通同鎮居庸關,那麼自然要暫時卸下兵部侍郎一職了,因此選一合適的人做自己的副手,楊牧雲自然在於謙的考慮之列。
“大人對下官的栽培,下官沒齒難忘,”楊牧雲道:“皇上曾屬意朱兄任錦衣衛都指揮使,可大人為何卻推辭了呢?”
于謙面色一凝,沒有言語。
“除卻朱兄是大人您的女婿,大人需要避嫌之外。還有一點是因為朱兄太過年輕了,陡任要職會引起他們攻訐,不如先由副手做起,積累資望,然後坐鎮錦衣衛都指揮使司方眾望所歸,”楊牧雲說道:“項大人之所以屢屢向下官發難,除了下官與大人走的近之外,便是因為下官在兵部的根基太淺。所以下官想要多歷練歷練,兵部侍郎一職還請大人另選他人吧!”
于謙點點頭,“牧雲不貪戀權位,很是難得,也罷,老夫就依你之言。”
正說著話,忽然一名官吏匆匆進來向于謙稟道:“大人,紫荊關有急報”
兩人皆是一驚,于謙忙問:“韃子破紫荊關而入了?”
“不是,”那名官吏道:“孫大人派人讓下官專門呈交大人”呈上一漆封文書,“大人請看!”
于謙接過拆開上面的火漆細細看去,眉頭擰結起來,還未看完便將那份拍在桌案上,“牧雲你過來看看!”
楊牧雲上前凝目看去,原來上面說的是新任
提督守備紫荊關的右副都御史孫祥(原兵部郎中)指斥守備本關都指揮韓青號令不嚴、措置無法,如今大敵當前恐誤邊計,訪得彭城衛帶俸都指揮僉事雷通智謀出眾、驍勇有為,乞量升擢使來與其共理邊務,將韓青取回別用等等。總之一句話,他與紫荊關守將韓青合不來,要麼他留下,要麼把韓青調走。大戰在即,本應同舟共濟的兩人卻生了齟齬,這讓誰看了都撓頭。
“臨陣換將乃兵法大忌,”楊牧雲說道:“韃子已經對古北口和居庸關進行試探性攻擊,估計紫荊關那邊也很快不會太平了,要是進行兵馬換防之際韃子發動攻擊怎麼辦?”
“正是如此,”于謙揹著雙手來回踱了幾步說道:“韓青已在紫荊關鎮守過一段時日了,對那裡的情狀甚是熟稔,貿然換雷通上去,定會給敵以隙啊!”
“依下官之見還是暫不作調動的好,”楊牧雲說道:“兩人之間既已有了嫌隙,便不能作一處了。”
“你的意思是將孫祥調回?”于謙看著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