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請看!”那名官吏說著將一份上了火漆的軍報呈上。
于謙一把抓過來開啟火漆急忙看去。
楊牧雲見他眉頭深鎖,忍不住問了一句,“大人,古北口現在戰況如何?”
“韃子暫時撤了,但隨時會捲土重來,”于謙吁了一口氣說道:“古北口守軍傷亡慘重,上面說要急需增援。”
“那上面有沒有提到韃子大軍的人數?”楊牧雲又問。
于謙微微搖頭,“上面只說韃子大軍遮雲蔽日,數不清有多少。不過據上面描述數萬人總是有的。”
“難道韃子的主攻方向是古北口嗎?”
于謙惕然一驚,問那名官吏,“居庸關和紫荊關可有戰報傳來?”
“還沒有。”
“好了,你先下去吧!”于謙擺擺手,“隨時盯著各方軍報,一有情況立刻報與本官。”
“是,下官告退!”
待那名官吏退下去後,于謙若有所思的說道:“看來韃子發動進攻了,後面還會有更大的動作。”轉向楊牧雲,“現在京師總共有多少兵馬?”
“加上剛到的一萬三千湖廣兵,總計十五萬四千人,戰馬兩萬八千匹,甲冑八萬件”楊牧雲一一稟道。
“唔十五萬人,”于謙沉吟片刻嘆道:“韃子的騎兵如果盡出的話,應該不下於二十萬,以十五萬新練之兵與之對陣,難啊!”
“如果浙江備倭軍、江西軍、福建軍能夠在十日內趕到的話,我京師守備兵力就可在二十萬以上了。”
“十日?”于謙苦笑著搖頭,“韃子恐怕不會再給我們這麼多時間了。長城上如果有任何一個關口被攻破的話,韃子騎兵只消半天就可直抵京師城下。”
“於大人,如果將京城精壯編練為伍的話,當可再增加十萬守備力量。”
“這一點我已向皇上請示過,”于謙愁眉依舊不展,“可京師的人口逃亡嚴重,至今編練的精壯不到五萬。真到了需要他們上陣的時候,恐怕派不上多大用場。”
“那古北口方面大人如何打算?”楊牧雲問:“派不派援兵?派多少援兵為好?”
于謙面色凝重,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看了一眼楊牧雲,“不知牧雲有何見解,老夫倒想聽聽。”
“這軍報上面語焉不詳,”楊牧雲說道:“來的韃子究竟是哪一部的,領兵的是誰,還有太上皇有沒有在韃子軍中,這些都沒有說。”
“牧雲是說古北口這一路韃子騎兵只是偏師,用來做疑兵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