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風雲之天地不絕官網> 第四百二十八章 暗中奏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二十八章 暗中奏對 (1 / 3)

元琪兒大膽的表白讓楊牧雲呆住了,紫蘇在他面前也從不掩飾自己的愛與恨,但當著這麼多人的面毫無顧忌的說出來,他還是第一次碰到。草原女子的熱辣和坦率極大的衝擊著他的胸臆,這讓一向含蓄守禮的他變得很不習慣。

楊牧雲凝了凝神,再向她看去,卻見元琪兒高舉雙臂,正接受所有斡剌特人的歡呼,彷彿她贏下的不僅僅是一場比賽,還包括他身邊最喜歡的人。

————————————

獨石堡,開平衛都指揮使司衙門一個幽靜後院的房間裡,宣大總督羅亨信奮筆疾書,正在寫一封奏摺:

臣宣大總督羅用實,永樂二年進士。自太宗皇帝起,兢兢業業,夙興夜寐,憂心國事,已歷四朝。太祖生於草莽,翦滅群雄、驅逐韃虜、光復我大漢天下。太宗起於行伍,南征北戰,播我大明國威於四海。陛下衝齡即位,天資聰穎,大有太祖太宗之風。我大明立國八十載,除西南群醜、北地殘元餘孽之外,四夷無不賓服。陛下當惜太祖太宗創下不世之基業,修生養民,儲蓄國力。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擅動兵戈,謂之不祥。北地草原大漠,地域廣闊,北虜諸部逐水草而居,無城郭之繁,不易征討。想太祖太宗武功蓋世,猶不能根除虜庭,況今焉!太宗以降,仁宗、宣宗文治天下,海清河晏,我大明子民安居樂業,北疆偶有邊釁,防之御之即可。實不易輕兵深入虜境,孫子云:‘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

羅大人非行伍丘八,文采斐然,奏摺寫得洋洋灑灑,字斟句酌到此處,猶豫了一下,怕年輕的皇帝閱至此處心生不快,把後面一句‘而況於無算乎!’略去不寫,前面廢話寫了這麼多,下面才真正進入正文。這也是當時文官的通病,好像奏摺上的廢話不寫多一些,就顯不出自己的文采似的。朱元璋時期的刑部侍郎茹太素,樸重敢言,唯一的缺點就是廢話太多,一次給這位草莽皇帝上奏摺,文筆一揮洋洋萬言,上面一萬七千字中一萬六千三百字都是在誇朱元璋,朱元璋聽中書郎王敏唸了半天都不知上面在說什麼,不由龍顏大怒,讓人把這酸儒拖下去打了二十板子。直到第二天,讓人唸到最後五百字時,才得出四條建言。這位朱皇帝吹鬍子瞪眼說道:“五百言即可說清楚,寫恁多廢話作什麼?”責茹太素以後上書要言簡意賅。朱皇帝身邊不設宰相,一切政事親力親為,事務繁重,當然沒時間聽那麼多廢話。可文人身上通常都有一股倔勁兒,幾十年養成的習慣豈有說改便改的,被皇帝打上一頓,還博得一錚臣的美名,我行我素,依然繁文不該,朱皇帝也不能天天打人板子,窺得竅門之後,那些奏章囉嗦的朝臣,直接從後面看起,便省卻了不少時間。羅總督進士出身,寫奏章自然不能開門見山,做了一些鋪墊之後,才寫入正題。

“......修武伯率鐵騎五千出塞,歸來不足四百,千戶陳成鋒、鄭宏下落不明,百戶、總旗以下損歿大半。臣與兵部右侍郎于謙、大同總兵朱冕,宣府都督同知楊洪領宣大精兵三萬出塞接應,遇虜兵十萬......臣與之惡戰,身披數創,血透甲衣,護修武伯等人且戰且退,至獨石口,所領宣大精兵折損半數以上,大同軍傷亡猶重。虜兵緊追不捨,直至獨石口關城之下,臣率部血戰晝夜,方退虜敵。獲虜酋賽因孛羅,願乞服我大明聖天子。臣即著人護送進京,望陛下妥為安置。臣總督宣府、大同軍務羅亨信百拜叩首。正統十二年冬十一月初六。”

寫完奏章,蓋上自己印信,沉吟了片刻高聲道:“快,請石僉事過來一敘。”

......

石亨匆匆來到羅亨信的房間,一身甲冑未去。

看著這位大同第一悍將憔悴的臉色,羅亨信忙讓人設座上茶。

“總督大人召末將前來,不知所為何事?”石亨開口問道。

“本督有傷在身,不能親冒矢石,”羅亨信看了看

他,示意他坐下,“不知關口上軍情如何?”

“韃子暫時還沒有大舉攻關,”石亨回道:“不過將士們卻不敢有絲毫懈怠。”

“嗯,”羅亨信微微頷首,“你侄子現在傷勢怎麼樣了?”

“謝大人關心,”石亨一拱手,“彪兒雖身披十數創,但並不嚴重,現仍能上城守禦。”

“好,”羅亨信目光一閃,“石僉事,本督現交辦給你一件差事,”頓了頓,肅容道:“你現在點齊麾下兵馬,護送敵酋賽因孛羅進京......”

“現在麼?”石亨愕然,“這是於大人的意思?”

羅亨信怫然道:“本督乃朝廷大員,有事可直奏天子,不必徵詢他人。”

“原來這是總督大人的定議。”石亨心中暗道。又拱了拱手,“總督大人,我方與韃子私相約定,如其撤兵百里休戰三日,便將敵酋賽因孛羅送回,怎麼又要護送進京?”

“休戰三日?”羅亨信嘴角一勾,“那三日之後呢?”

“於大人不是跟韃子談判去了麼?”石亨說道:“估摸著再有兩日便會有結果。”

“可敵酋賽因孛羅不想回去了,”羅亨信看著他淡淡道:“他要進京面見聖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