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施主,看拳。”
葉休話音剛落,一個年約三十多歲,身穿白色僧袍,長相俊逸,氣質飄渺如仙的僧人,從門口走了進來。
剛一進門,僧人先喧了聲佛號,繼而當胸一拳。
這一拳,中正平和,就是十分普通的一拳,凡習武練拳之人,都很熟悉的拳法,中平拳。
所謂中平,就是中正平和,既不奇譎狠辣,亦不剛猛兇狠,平平無奇的一拳而已。
偏偏當這一拳襲來時,葉休的額頭上卻沁出一層冷汗,在他的感覺中,這一拳圓滿無缺,毫無瑕疵,沒有任何破綻。
山無稜則高,水無聲則順,拳無缺則無敵。
而僧人前行的步伐,亦不緊不慢,和拳法渾然一體,人隨拳走,拳隨勢行,就像一座巍峨高大的山峰,直挺挺的撞了過來。
沒有一拳截江河的壯闊,沒有一拳碎天穹的豪氣,但偏偏出拳如山,又是最這天地間最美好的風流。
“殺……”
葉休低吼了一聲,以此來消弭心神的震撼,提拳如擂鼓,鼓足全身勁力,一拳錘出。
拳鋒所向,一往無前,遇江截江,遇山崩山。
“不錯!勢頭很足。”
白衣僧人讚了一聲,拳對拳,毫無花哨的撞在一起。
白衣僧人巋然不動,葉休踉蹌而退。
葉休一退,白衣僧人趁勢而進,又是中平一拳遞出,初始巍峨如山,但行至半途,拳勢陡變,迅猛剛烈,如山崩;
再行一寸,塵埃落定,古井無波;
一寸之後,風起雲湧,月湧大江流,星垂天地寬;
行拳最後,郝然是葉休最熟悉的拳擂天地,天翻地覆。
“好強!”
葉休嚥了口唾沫,眉頭緊蹙,白衣僧人這一拳中,如山、如河、如江、如天,剛、柔、緩、急等,無所不容,一寸一變化,拳勢轉換無礙,信手拈來。
一拳之下,如見山河錦繡。
“來得好。”
葉休聲音高揚,氣勢不減反升,葉休躬身彎腰,腳下發力,猛然向前衝去,雙拳一左一右先後擂下。
雙拳下落的過程中,先緩後急,先柔後剛,恍惚間,葉休彷彿再一次化身仙人擂鼓圖中的仙人,一絲玄妙至極的感悟湧上心頭,原本看起來氣勢磅礴,但實則有些急躁和粗糙的一拳,在落下過程中,逐漸變得無漏無缺,神韻內斂。
偏偏,一拳之下,萬物俱寂,彷彿天地萬物,在這一拳之下都要化為齏粉,山崩陸沉,天翻地覆。
“拳意萌發,至理而明,真是後生可畏啊!”白衣僧人眼睛一亮,眼前的少年,能在他的錦繡山河拳意下昂首向前,生出抵抗的勇氣,已是難能可貴,更可貴的是,在臨陣壓力之下,竟然領悟了一絲拳法精義。
練武練拳,如逆水行舟,有的人在壓力和困難面前一蹶不振,萎靡不前;有的人卻能迎難而上,甚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