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沒有xìng命之憂。
不過,由於事發突然,八牛弩射出的槍矛,直接將鐵燁駱釘死在當場。張飛猝不及防下,也被摔得頭昏眼huā。後來又被射中兩箭,雖說不是致命傷,可那箭矢上配有倒鉤,也著實把這位張三爺折騰的不輕。箭矢被取出來之後,張三爺昏mí不醒,甚至沒去迎接荀諶抵達。
荀諶,對此也頗為無奈。
說起來,張飛的處置並不算錯誤。
當行蹤被覺察之後,發動攻擊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根據他人的轉述,張飛當時做出的安排,也沒有什麼錯誤。派人詐開城門,而後趁機發動偷襲,是每一個為大將者都會做出的選擇。若換一個地方,也許這城池已經攻陷。只可惜,張三爺的運氣不好,這次偷襲的,是舞yīn縣城。
雖然曹朋不在舞yīn,但並不代表他會放鬆警惕。
事實上,曹朋善用奇謀,在西北與馬騰父子屢戰,常用奇兵突襲。
這樣一個人,又豈能沒有防備?就好像曹操最喜歡斷人糧道,所以他對自己的糧道,也格外重視。曹朋這麼一個好用偷襲的主兒,又怎可能輕易被人偷襲?若當時荀諶在,一旦被覺察到蹤跡之後,會立刻擺明車馬,絕不用什麼偷襲之計。因為,那很可能被對方所設計。
羊衙!
荀謀輕輕拍了拍額頭,感到了一絲無奈。
這是一個極為陌生的名字,卻沒想到,竟使得張飛險些喪命。
責怪張飛?
不威!
在這件事情上”張飛的決斷”並不能說是錯誤。
如果說張飛有什麼錯誤的話,那就是他太過於輕敵,以至於在被發現了行蹤之後”竟冒然出擊。
這件事,問題不在張飛。
真正的根源,其實還是在荀諶。
荀諶看了一眼站在身旁,默不作聲的趙雲,突然有一些後悔:若當時命子龍為先鋒,也許就不會是這樣的結果吧。
子龍非統兵之才!
這是劉備對趙雲的評價。
但即便是劉備,也無法否定趙雲執行命令的能力。
而且”所謂的統兵才能,也不是不能培養。你不給他統兵的機會,就算趙雲有這個才能,也無法展現出來。根據荀諶的觀察,趙雲的確是一個優秀的執行者。而若說行軍佈陣,統兵打仗,趙雲也不是不可以。但趙雲最適合統帥的兵種”是騎軍…………卻恰恰是劉備的一個軟肋。
劉備手中,騎軍不多。
而這為數不多的騎軍,基本上是由張飛統帥。
相比之下,張飛比趙雲更值得劉備信任,也就使得趙雲”失去了施展才華的機會。也許正是這個原因,劉備才會說出,趙雲不適合統兵,的言語。可想一想,想當初趙雲在公別瓚帳下,也能獨領一軍,又怎可能不會統兵?說穿了,那只是劉備的一個借。”大家心知肚明。
趙雲xìng情沉穩,行事幹練。
如果是趙雲替代張飛,肯定會先穩住陣腳。
既然偷襲不成”那就唯有強攻。若為了偷襲而偷襲,反而容易被他人算計”這也是趙雲的優點。
“子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