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朋是誰?
就在劉備開始為曹朋的到來而感受到巨大壓力的時候,整個南陽,甚至於荊州,都在談論這個名字。
年關將近,襄陽迎來一場大雪。
劉表靠在床榻上,疑惑道:“孟德何以令小兒獨當一面?”,言語中,透著萬般的不屑。
但是在床榻旁邊的蒯越蒯良、蔡瑁張允”伊籍李珪等人,卻知道劉表有些言不由衷。事實上,劉表的確是感到可惜!這曹朋,原本應該是屬於他的手下!卻不成想被黃射逼走,遠赴許都。
當年,黃射九女城逼反曹朋的事情,劉表怎可能沒有聽聞?
他可至今仍記得,龐季兄弟跑到州廨當中,憤怒質問,令劉表啞口無言。只是當時劉表也沒有在意。一個是微不足道的草民”另一個則是江夏黃氏子弟,他心腹愛將黃祖的兒子。孰近孰遠,自然能一目瞭然。而龐季兄弟雖然對此不滿,也僅僅是質問了一番,便沒有下文。
因為他們知道,這件事不可能有結果。
最終,龐季兵勢,而龐德公入鹿門山隱居,從此不問世事。
這井事也就慢慢平靜下來。
直到兩年後,曹朋在東陵亭以一篇陋室銘而揚名時,才引起了劉表的關注。
劉表對有文采的人,有著莫名的好感。他本身就是當時的八顧之一,在荊州更被稱之為江夏八俊。治理荊襄,除了最早期的嚴苛鐵血之外”基本上是以文而治。當他看罷陋室銘後”也不禁連連稱讚。不過當他問過了身邊人,這曹朋是何來歷史後,便立刻拋在了腦後,再往後,曹朋做,要父成龍,為當時佳話。
劉表再次對曹朋產生了興趣,曾私下裡對左右人言:可惜我有良才,卻不得為我所用……
直到那時候,他開始感到後悔。
以後,曹朋一發不可收拾。
三字經,弟子規兩篇文章出世”得曹三篇之名。
劉表若放在後世,絕對是那種文學青年的典範。看罷三字經後,忍不住扼腕長嘆,深感可惜。
那也是劉表第一次,對黃祖表示了不滿。
當然,黃祖那時候已徑死了!
榻旁眾人,皆以沉默來應對。
曹朋真的是一介“小兒,?若真如是,他也不可能在西北滅馬騰,定羌胡”為曹操謀取整個涼州。
“玄德而今若何?”,“劉皇叔坐鎮宛城,正秣兵歷馬。
曹朋小兒若至”恐也討不得好處,父親無需擔心”夏侯悙非玄德公對手,曹朋亦非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