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乘彥不得不來!
如果說,此前他認為曹朋不足以配上黃家女婿的身份,而今曹朋聲名鵲起,已非當年中陽村夫。
黃承彥和黃祖的關係並不是太好。
對於黃月英隨曹朋私奔一事,黃祖一直不太贊成。
這裡面,除了有曹朋出身的因素之外,還有黃射的原因。如果黃家承認了曹朋,豈不是說當年黃射的所作所為是錯誤的嗎?要知道,因為曹朋一事,黃祖和鹿門山龐家幾乎撕破了麵皮。如果不是劉備居中調解,加上荊襄望族的說項,使得兩家緩和了一些。可即便如此,每次聚會時,龐德公對黃祖都沒有好臉se,更有甚者,還會陰陽怪氣的嘲諷黃祖幾句……”
好在,龐季故去。
這也使得鹿門山龐氏在荊襄的實力大減。
龐德公又不願意入仕,以至於龐氏在官場上弱了黃祖一頭。
黃祖呢,也不想和龐氏鬧得太兇。畢竟大龐尚書不在,還有小龐尚書,依舊有著足夠底蘊。
黃承彥與龐德公關係很好,常年流連於鹿門山或水鏡山莊。
黃月英的事情,已經成了荊襄名士們茶餘飯後的笑料。然則自建安四年,曹朋一篇《八百字文》問世,拜師胡昭之後,嘲諷的聲音也就越來越小,更有不少人有意無意和黃承彥交好。
而至曹朋歸宗認祖,中陽曹氏正式迴歸曹家以後,拜訪黃承彥的人,也就越來越多。
官渡大戰起,荊襄九郡的目光,全都集中於許都。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曹cao大敗袁紹,曹朋一篇《三字經》,幾乎包含了古往名士的風流事蹟,驟然崛起,已隱隱有大家氣象。只說‘隱隱“而不能稱之為‘已成“是因為曹朋還沒有經典著作問世。八百字文和三字經,說起來都屬於蒙學作品,自然比不得那些經典。
可即便如此,拜訪黃承彥者,趨之若驁。
龐德公私下裡曾讚道:“黃貶眼光獨到,早有謀劃。
今日小曹一篇《三字經》,得天下人所重,此後再有經典問世,早晚必為大家,可喜可賀。”
心下,龐德公對黃祖更怒。
他雖說淡泊名利,不願入仕,可終究還是凡人。
是凡人,就會有喜怒。
當初他已經認下曹朋為弟子,若非黃祖從中作梗,只怕如今曹朋,早已經拜入他鹿門山門下。
而今,鹿門山說不得會揚名天下。
偏偏黃射……”
每每思及此事,龐德公不免感慨。平白成就了胡孔明之名號,他這心裡,又豈能舒坦?
黃承彥這才留意到,女兒隨曹朋而去,至今已近三載。
他也知道,黃月英和曹朋的婚事,已成定局,非外力可以阻撓。加之此前陳紀派人前來求親,也使得黃承彥動搖了心思。別看劉表和曹cao屬於敵對,但私下的交往,一直沒有斷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