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cao雖然用的是商量語氣,但可以感覺得出來,他似乎幾經有了決定。
腦海中,再一次浮現出李儒在歸附之後說過的話語:若曹公提出要求,切不可猶豫,答應再說。
乍聽,這似乎算不得什麼妙計。
可實際上,策士謀主所獻的計策,往往是揣摩人性,直指核心的聊聊數語。
似郭嘉十勝十敗論,那是屬於全域性謀劃,不可以等閒論之。比如後世說賈詡一語而亡漢,其實仔細想想,並沒有什麼高深之處。如果換做後世直白的言論,無非就是:咱們反正就是個死,拼一把可能贏,輸了也無所謂。於是李催郭把召集兵馬,圍攻長安,挽回了敗局。
真正的策術,是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說出合適的言語……”
可真要做到這一點,又談何容易?
所以說,一言以興邦,一言以亡國。
同樣的話語,在不同的時機不同的場合,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李儒的這一句提醒,其實也是根據曹cao的個性而言。他對曹cao並不陌生,甚至還仔細研究過。
至少在二十二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曹cao可差一點被李儒設計殺掉。
派人壓陣,而後伏擊……”
這是誰都能想出的計策。
可就是這麼一個計策,令得曹cao幾乎全軍覆沒,若非曹洪拼死掩護,甚至有可能死在戰場上。
曹朋道:“若世父將家兄調回,侄兒以為,步駕可以繼任。”
“步駕?”
曹cao鬆了口氣,曹朋既然說出替代者,說明他胸懷坦蕩。
只是,這步駕又是哪一個呢?
“步鶯字子山,本淮陰步氏族人。
建安二年,侄兒與家兄到海西之後,陳登太守曾舉薦三人,一個名叫衛旌,因桀驁不馴,不願幫助家兄,所以被我罵走,後來去了江東,下落不明;一個是戴乾,就是此前與王旭火焚海陵,燒死祖郎的功臣。此人性情剛烈,忠直不阿,可惜”第三個,便是步鶯步子山。
他如今恭為鹽瀆長,今春廣陵之戰時,也曾參與其中。
步鴛追隨我的時間最久,而且為人謹慎,頗有才華。世父若問我誰可替代,我選步子山。”
曹cao原本也只,並沒有指望曹朋真的會推薦什麼人物。
哪知道”
曹cao笑了,“阿福,許都城中,名士如雲,有才華者更多不勝數,你為何如此看重這步鶯呢?”
我能告訴你,步鶯在歷史上,曾做到了東吳的宰相嗎?
曹朋也笑了,“許都城中名士如雲,多如過江之鱗。可是有一個問題,我和他們不認識啊…”
“啊?”
“再說了,步子山的堂妹,是我身邊的侍婢,我對步鷺的瞭解,遠勝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