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都皇城,規模遠比不上洛陽和長安的皇城。
面積小,而且宮城也相對簡陋。雖然一應皆依照著洛陽皇城的結構,但看上去還是很小氣。
安樂宮中,大漢帝國的皇后,正靜靜的捧書。
她年方二九,生的花容月貌,溫婉端莊。一身緋紅色宮衣,掩住她婀娜曼妙體態,卻平添幾分莊重華貴之氣。秀髮烏黑,如匹緞一般,盤髻環繞,梳成一個墮馬髻,更添成熟風韻。
宮中很安靜,皇后手捧一卷《詩》,目光迷離。
她叫伏壽,是東漢大司徒伏湛八世孫,表字歸妹。伏壽的父親,就是不其侯,輔國將軍伏完。不過,她之所以能成為大漢帝國的皇帝,卻是因為她的母親,是大漢帝國陽安長公主劉華。劉華是桓帝之女,靈帝的妹妹。所以論輩分,伏壽和漢帝相當。初平元年,董卓遷都長安後,為漢帝選秀。伏完就是在那時候入宮,拜為貴人,時年僅十二歲。興平二年,成為皇后。
放下了手中詩卷,伏壽輕輕嘆了口氣。
在外人眼中,她是一國之後,風光無限……然則,誰又能知道,她心中的苦悶和憂愁呢?
整日裡呆在皇宮,如籠中之鳥。
漢帝名為漢帝,卻沒有半點的實權。
相比之下,許都和長安並無區別。如果硬要說有的話,可能就是曹操比董卓,多了份臣子之禮。
對漢帝,伏壽並無太多愛意。
一開始是覺得漢帝可憐,但後來……
司徒王允獻連環計,誅殺董卓。不成想李傕郭汜率兵殺到長安,王允最終落得個自殺身亡。
當時漢帝表現的太懦弱,而且也太冷靜。
以至於讓伏壽對漢帝,生出強烈不滿。不管王允是為爭權奪利,還是其他目的,至少他忠於漢室。可是在王允死後,漢帝把一起過錯都推給了司徒,表現出一種令伏壽難以置信的冷漠。
刻薄寡恩
也就是從那時起,伏壽開始對漢帝劉協,多出幾分不滿。
只可惜,她是皇后,而且是伏完的女兒。
從出生之後,她就無法再把握住她的人生軌跡,所有的一切,都必須要聽從父親的安排……
“皇后,皇后”
有宮女匆匆跑進來,神色慌張。
伏壽秀眉一蹙,輕聲道:“本宮不是吩咐過,讀書的時候,不要來打攪?”
“皇后,是國丈,國丈求見。”
伏壽聞聽,苦笑一聲。
“那讓他進來吧。”
她是個孝順的女兒,不知道該怎麼去拒絕父親。
來到許都後,伏完似乎變了很多。在長安時,伏完戰戰兢兢;可現在,似乎平添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