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雖為遼西太守,但兵力卻遠遠在幽州牧劉虞之上。
在他看來,幽州早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所以他把目光,投射到冀州。
“嚴綱,你即刻發兵攻打渤海郡。”
“喏。”
“主公不可。”長史關靖出來阻止,“袁紹,乃四世三公之後,手下也是精兵糧足,不可小覷啊!”
公孫瓚,是真沒把袁紹放在眼裡。
在討董的時候,公孫瓚就看清楚袁紹是什麼人了?
幹大事而惜身,貪小利而忘大義。
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是他的對手。
“冀州牧韓馥,已向我求援,我豈能置之不理。”
關靖深知,這只不過是公孫瓚的藉口而已。
“主公,那韓馥不止向你求援,還向幽州牧劉虞求援,這樣兩面三刀之人,我們為什麼要幫他呀!
更何況很多人都在說,這根本就不是韓馥的意思,而是冀州別駕沮授的意思。
我們去幫他,很有可能吃力不討好。”
公孫瓚:“市井流言不可信也。”
“主公,可別忘了幽州牧劉虞,這個人我們不得不防啊!我們現在發兵,他很有可能從背後下手。”
“你覺得我沒有防備嗎?所以我只讓嚴綱帶了一支輕騎過去,重在襲擾以解韓馥之危。”
“主公...”
“好了,我要讓冀州一直這麼亂下去,你明白嗎?”
公孫瓚,現在手下不缺人,缺的只是錢糧而已。
他的想法就是以冀州之錢糧,養幽州的猛士,從而放眼天下。
如果讓袁紹得到了冀州,那就是他最大的敵人。
他不是忌憚袁紹,而是忌憚袁紹背後的袁家。
涉於公孫瓚的威勢,關靖也不好再勸了,“屬下明白。”
公孫瓚突然發兵,冀州的局勢更加的風雲變幻。
一個冀州,卻有三股勢力夾雜其中。
如果算上青州潘閭,那就是四股勢力。
好地方,真是誰都想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