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這些朝廷政務,李世民認為自己更應該趁著李治年富力強,能夠統籌大唐上下國事的時候,專注於修行.只是二百年的壽元,可遠不能支撐自己走到目標的盡頭。
為了讓李治能夠坐穩皇位,李世民非常貼心的將“天子功法”以及將其修行至“天子神通”的竅門與法訣,毫無保留的傳授給了李治。
對於真正嚐到了人族“血脈之力”甜頭的李世民來說,紫微帝氣帶給他的增幅,反而成了一種輔助手段。
但李世民並不會認為這有什麼問題.因為天子本就不如人王,“紫微帝氣”自然也就比不上人王們所專精的“血脈之力”。
畢竟紫微帝氣源自紫微星,或者說是紫微大帝.而“血脈之力”是真正屬於人族自身的力量,本就是人族最應該信賴的力量。
見到貞觀大帝依舊做自己的太上皇,並沒有想要重掌皇權的意思,滿朝文武也是齊齊鬆了一口氣否則大唐朝若是在這個時候生出內亂,那可真是平白壞了一副好局。
或許會有人擔心,即便是現在他們父子同心,可若是當今天子李治駕崩之後呢?
大唐朝又當何去何從?
到時候是太上皇復辟,還是太子繼位呢?
然後就有人發現了一個很重要的點,天子李治雖然有四個兒子,但卻沒有一個是王皇后嫡出.故而如今的大唐並無太子。
而李治雖然對老四李素節十分喜愛,但也並沒有想要將他培養為大唐繼承人的想法,反而是讓他拜在名士徐齊聃門下,學習文道。
徐齊聃乃是貞觀帝徐賢妃之弟,八歲能文,貞觀帝當年考校其文賦,後稱其為神童,還將自己的貼身寶刀送給了他。
可見李世民當年對他也是十分屬意。
如今正是儒門大興之時,他更是直接拜入了曾子門下,成為了曾子親自教導的門徒之一併且修成了浩然正氣,一旦明心立命,便能直入大儒之境。
這其實也並非是獨於文道的特質。
三界修行之法眾多,各家各門其實都有各自一日飛昇的“頓悟”之法。佛門頓悟可一日成佛,道家頓悟亦能即刻等仙
甚至楊戩那種以“七情六慾”化為自身力量源泉之法,也同屬此列。
修行之法的本質,其實都是殊途同歸的其終點,都是直至大道盡頭。
哦,人族血脈之力不是。
這個就是單純的不斷突破自身的瓶頸,提升自己的力量
這個世界的李治,顯然活得更加通透,他很清楚自己的父皇的目標,也更知道自己是如何坐上這個皇帝之位的.雖然他心中也有同樣的野望,但父皇已經成功度過了“天子死劫”.即便是自己也能度過“天子死劫”,恐怕這一份功業也很難會落在自己的頭上。
既然如此,他自然就會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至於那些不該做的事情,他心裡自然也有分寸,就好比:王皇后無嫡子。
最起碼現在不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