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陛下能夠順利度過“天子死劫”的話,那麼以陛下的實力,再加上這三百年的備戰期到時候魔界與三界融合之後,究竟是誰入侵誰,哪一方才更應該害怕,李淳風還真不敢預測。
另外還有一點.在他同袁天罡推算天機的時候,曾經發覺“新天條”出世的時間,似乎也是在三百年後。
這種種跡象表明,三百年後的三界,恐怕又將會是一場“血雨腥風”.那麼自己,身在劫難之中,又應當如何自處呢?
“她怎麼走了?”
白素貞向李淳風告辭離開之後,李世民也收了功,來到了李淳風的身邊,好奇詢問了一句,“適才見伱們神情嚴肅,難道是起了什麼不愉快之事?”
李淳風自然不知道李世民心中在想什麼,但他還是說了一句:“白師妹此番下山,是為她日後渡劫成仙行善積德來的但至少要三百年的時光來積累。”
“原來是這樣。”李世民似是恍然大悟,然後拍了拍李淳風的肩膀,道:“等朕度過了死劫,便放你三百年的長假”
李淳風:???
這話從何而起?
而後他看到了李世民那意味深長的目光時,這才無奈長嘆一聲,向李世民說道:“陛下千萬莫要誤會了,臣與白師妹之間清清白白,更沒有姻緣之事她的情緣早有天定了。”
“天定的情緣怎麼了?”李世民一聽這話反而將神情一板,“何況你們不是常說,在事情沒有發生之前,那全都是變數,只有發生過的事情,才叫定數既然還沒有發生,那就代表還是變數,何來天定一說?”
李淳風:
他也沒想到,自己能在這方面被自家陛下教育一頓,一時還有些哭笑不得。
“陛下,這事兒沒有那麼簡單,您千萬就別添亂了。”
見李淳風態度堅決,李世民也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神情,但他最後還是沒有過於糾結此事,只是多說了一句:“其實也不是朕非要亂點鴛鴦譜,實在是朕自了解過人教的過往之後,實在是覺著人教實在是人丁欠興啊”
李世民對於人教的態度,其實是曖昧之中,還夾雜著許些堤防,成分是有一些複雜的。
曖昧,是因為人教對於人族的助力,那是實打實的;
堤防,便還是人教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廢立”天子的權利。
這是君王們最不能忍受的一件事,即便是“心胸寬廣”的李世民,在得知這件事情之後,要說心裡不膈應,那才是假的。
但李世民對自己的能力又十分自信,自信到,只要是自己在位,便不會給人教使用這項權力的機會。
而其實人教在行使對天子廢立之權的時候,也並非沒有限制.反而條件更加苛責。
對於三百年後的事情,李世民也是有一定的瞭解的,這也是此刻向李淳風提起人教“人丁不興”這個話口的原因人教多麼雄厚的背景與資源啊,若是不為人族多培養出幾位高手來,那豈不是白白浪費?
作為一個龐大帝國的統治者,在資源利用與整合這一塊兒,李世民向來都是行家。
佛、道、儒,此三家如今在大唐那可都是顯學,雖然相互之間多有爭端,但還在一個良性的競爭範疇之內。
這其實也有李世民的一部分功勞。
況且大唐之中,也不止此三家.當年已經漸漸在歷史長河中隱沒的諸子百家,如今更是有復興之象。且不說法家與兵家此等本就與帝國王朝相輔相成的學派。
而除了縱橫一派沒有傳人入世之外,其餘的學派,也都漸漸在大唐的地界上活躍了起來。
長安城外,更是興建起了一座百家學宮,學宮大祭酒,便是下凡來到人間的“曾子”,旁人確實也不敢跟他“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