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白象見三藏法師身形,便主動靠近過來,用鼻子在三藏法師的肩膀上輕按了幾下,若非它體型過大,似乎還想要用腦袋在三藏法師的身上蹭一蹭。
法海也是沒想到,明明是被超渡了的靈牙象,如今見了自己竟然會如此親暱。
想到了自己那個還在寶象國護國的弟子,又想起了當年在獅駝嶺那為全兄弟輕易,甘願赴死的白象.有些死後是非善惡,或許也只是立場不同而已,哪有什麼明確的界限。
即便是惡貫滿盈之輩,心中也總會留著一處柔軟之地;而做了一輩子好事兒的大善人,心中也未嘗沒有不為人知的陰暗面。
有些事情,在人間多走走,便也就是司空見慣了.而想要弄清楚這複雜的人性,便也只能是親自踏足紅塵中,否則只憑臆斷,往往都會出現不小的偏差。
就好比當年的文殊菩薩一頭撞上了三藏法師,結果都不用三藏法師動手,便自入輪迴,開始真切的體悟人生。
或許,當什麼時候普賢菩薩化淨了北洲的毒障;觀音大士渡完了眾生;文殊菩薩看懂了人間;地藏王菩薩的陰山道場空無一魂時三界也將會多出四位“真佛”來。
他們三人說是許久未見,但相對於神仙幾乎沒有盡頭的生命來說,漫說是幾年十幾年的時間,就是百年千年,其實也不過轉眼一瞬間。
“菩薩大義。”法海當先向普賢菩薩表達了自己的敬仰之意,法海是一個非常真實的人.似普賢菩薩這樣,真真切切為三界做貢獻的菩薩,法海從來不吝嗇自己對他們的敬重之意。
楊戩也跟著說道:“如果菩薩在北洲行事,遇上了什麼阻礙,但有難處,儘管差遣。”
普賢菩薩將他們當成是同輩修士來招待,但楊戩與法海在面對普賢菩薩的時候,還是會自低一頭,通常都是執弟子之禮。
這也就是觀音菩薩與普賢菩薩等少數幾位仙佛能夠受到的待遇了若是換成那些平庸且於三界無甚貢獻之輩,別說行禮了恐怕連正眼看他們一眼都難。
若還是個為惡的.那對不起,大日佛焰亦或是真君神殿之下大牢,都可以隨時招待。
要不然當年的靈吉菩薩十分慶幸自己還算本分,不然當真如那“奎木狼”一樣被三藏法師超度了,那還當真是沒有地方說理伸冤了。
“呵呵呵呵。”普賢菩薩面色稍凝,看似輕笑了幾聲,但實際上法海與楊戩,都聽出了他笑聲之中的苦澀之意,“這北俱蘆洲,可謂是處處是阻礙,步步皆為難.”
聽到此言,法海與楊戩其實也並沒有什麼意外之處,因為這就是肉眼可見的現狀。
北俱蘆洲的成分十分複雜,即便是妖族內部,也存在諸多矛盾.其中雙方互相視為不共戴天的生死仇敵的部族,也不在少數。
法海與楊戩,死在他們兩個人手上的三界生靈,那也是一個大數字了.普賢菩薩手上沾染的生死因果,倒是稍少一些。
最起碼比之文殊與觀音兩位大士身上的生死因果,那是萬萬不如的。
當年在闡教的時候,他便少於殺戮,如今加入了佛門.更是嚴守戒律,從未曾犯過殺戒。但這不代表普賢菩薩就見不得殺伐之事.也正是如此,他在北俱蘆洲見了這些妖魔的行事風格之後,曾經三番兩次的想要破了殺戒,將他的神魂超度,一身淨化還散於三界。
但最終還是都忍了下來,並沒有強行將它們超度。
而讓這些妖魔能夠在普賢菩薩面前保住自己小命的,其實是普賢菩薩在研究北洲毒障的時候,發現了這毒障的一些小破綻。
這些毒障之氣,是可以被人吸收之後,再行化解的。
因為最開始的時候,普賢菩薩對這毒障之氣也並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嘗試過許多種策略,最終也都沒有什麼進展。
都不是普賢菩薩清理毒障之氣的速度太慢,而是毒障之氣再生能力過於強悍往往這一片兒的毒障之氣還在清理的過程中,那邊兒剛被清空出來區域,便已經被全新的毒障之氣佔領了
也就是普賢菩薩有這樣十足耐性,才能夠將這毒障之氣的清理方式給研究出來.不然這北洲,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有個恢復正常的念想。
北俱蘆洲的生靈們,看著但凡是普賢菩薩走過的地方,皆是一片清新空氣,霎時間就對新生活有了盼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