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山海恆達標本藝術博物館> 正文 第四十一章 攻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四十一章 攻心 (1 / 2)

朱璃駐軍渭水北岸,時刻注意著拓跋思恭、李孝昌的動向。

其實朱溫早就發現了東橋的狀況,只是發現朱璃並沒有揮軍直入,攻向長安,想想也就明白了對方擔心什麼,因此他只是在渭水東橋,和渭水中橋之間,設立一些障礙、駐紮一些人手、以防止朱璃偷襲,便專心地對付起李孝昌來。

拓跋思恭、李孝昌當然也得到了朱璃兵不血刃地拿下了渭水東橋的訊息,可是二人卻沒有相邀對方前去幫忙,畢竟開始的時候,二人仗著兵多將廣,硬是將人家給摘了出去,現在自然也不好意思向朱璃請援嘍。

關鍵是他們兩個,一個是鄜延節度使,一個是新鮮出爐的夏綏銀節度使,若是兩個節度使的戰績還比不過一個小小的刺史,那麼他們的人可就丟大了。

自七月中旬開始,宥州軍和鄜延軍就接連不斷地向橋南發起無數次的衝鋒,可毫無意外地全被朱溫給打了回去。

大戰連場,一直持續道八月中旬,李孝昌、拓跋思恭再也承受不了這樣的損失,只好停下進攻,轉而想要繼續聯絡更多的節度使前來相助。

可是戰爭不是你說停就停、說打就打的,李孝昌、拓跋思恭兩支大軍,士氣低迷,還妄圖停戰,這可能嗎。

八月下旬,朱溫、孟楷率領麾下人馬趁夜突襲,一下子就擊潰了拓跋思恭、李孝昌的大營,等朱璃得到訊息想要救援時,李孝昌、拓跋思恭早就跑得沒影了。

無奈之下,朱璃只好向東北方向撤退,大軍在周德威的指揮下進退有序,絲毫沒有給朱溫、孟楷可乘之機,平安脫離朱溫的追擊。

大軍退到渭南,正好遇到大勝尚讓,前來支援的鄭畋,於是就駐紮了下來,靜候朱溫、孟楷的追兵。

第二天邠寧節度使王重盈也趕來勤王,不知怎麼找到了這裡,三方就合兵一處,立下防線。

過了好幾天,收攏殘軍後,又變得生龍活虎般的李孝昌、拓跋思恭,也趕到渭南,眾人商議之下,打算就在渭南和朱溫、孟楷決戰。

對於渭水之畔的戰況,兩個節度使大敗而歸,一個刺史卻兵不血刃的收降了敵軍的訊息不脛而走,讓聯軍中的李孝昌、拓跋思恭十分尷尬。

就連身在成都的僖宗聽到這個訊息,也十分驚詫,皇帝喜歡能打勝仗的人,即便是權宦田令孜也非常開心,畢竟太監的權利來自於皇帝,若唐朝覆滅,李家天下固然消亡,可作為在唐廷呼風喚雨的權宦,他們也同樣跟著倒黴。

很快成都頒發一道詔令送到聯軍中,這次敕封鄭畋行營兵馬都統,而朱璃為行營河東節度使,一同代掌聯軍,進攻朱溫、孟楷。

臨時大營之中,氣氛有些詭異,詭異的氛圍是由身份上的變化而引起的,上次平叛沙陀時,鄭畋是鳳翔節度使,李孝昌是鄜延刺史、王重盈為邠寧刺史、朱璃那個時候只是一個小小的雲騎都尉。

平定沙陀後,李孝昌成了鄜延節度使,王重盈成了邠寧節度使,唯一不變的是鄭畋,朱璃不過成為一名下州刺史,在他們這些大佬眼中,確實微不足道。

可現在不同了,不說鄭畋,只說朱璃,他現在卻變成了河東節度使,還帶有行營兩個字,節掌三軍,地位上的變化令這些大佬內心不舒服。

以前高高在上的各位大佬,現在卻不得不坐下來,聽一個小年輕的指派,氣氛不怪異才有鬼呢,就連拓跋思恭,這位藉著勤王旗號新近冒出來的夏綏銀節度使,神色也是十分難看,畢竟他的聲勢最大,幾乎帶出了党項大半精銳,結果還是一敗塗地。

而李孝昌呢,他心中有鬼,兵分三路的主意,可就是他向拓跋思恭建議的,他就是看朱璃兵少,刻意想看朱璃笑話,結果別人的笑話沒看成,自己倒是成了笑話。

鄭畋率先打破這種讓人尷尬的氣氛,開口道:“朱溫、孟楷大軍在前,諸位若有破敵良策,不妨說出來,大家探討一下,看看是否可行。”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吭聲,倒是拓跋思恭拱手道:“鄭總管,我軍新敗,輜重糧草全部落入草軍手中,我看還是先解決輜重糧草問題吧,兒郎們吃不飽,也沒法為國盡忠。”(唐朝:一般稱呼節度使為總管、都督等。)

“不錯,還是先解決輜重糧草問題吧。”李孝昌附和道,他的輜重糧草也丟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