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山海恆達標本藝術博物館> 正文 第三十二章 計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三十二章 計議 (1 / 2)

這些都與朱璃無關了,他在蔚州收繳沙陀潰兵近兩萬餘人,戰馬近萬匹,從中挑選出被迫入伍的漢人男丁五千人,充入麾下越騎,剩餘的沙陀俘虜、戰馬,以及糧草,全都被武悼秘密押往北口,讓郭奇佐、龐紅姑處理。

那名被武悼擒住的小將,名叫史儼,在武悼的勸說下,選擇了投靠朱璃,被朱璃任命為牙將,朱璃隨即就將麾下兩百牙兵,全都交給他來負責,同時又在越騎大軍中挑選了六百人,充入牙兵,至此他的牙兵數量達到八百人。

牙兵,就是親軍,俸祿最高、裝備最精良、戰鬥力最強的軍隊,無論是對於任何大將來說,基本都是如此。

史儼比朱璃大兩歲,騎術精湛,投靠朱璃後,因為身為牙將,類似親兵統領,幾乎和朱璃朝夕相處,二人年齡相仿,時常切磋騎術、武藝。

一個多月下來,朱璃的騎術突飛猛進,雖然比史儼還差點,但也非常微弱,史儼同樣有收穫,他的武藝增長了很多。

而被武悼抓獲的另外一名書生,名叫郭崇韜,年齡比朱璃大三歲,比史儼大一歲,和史儼兩個都是代州人,李克用攻破代州後,史儼被逼入伍,郭崇韜由於是讀書人,被徵召進入軍中,負責文案之類的瑣事。

史儼投降不久,郭崇韜也投靠了朱璃,被朱璃送往北口,交給郭奇佐調教,五月初,李可舉凱旋而歸,提拔劉仁恭為蔚州刺史,鎮守蔚州。

至於朱璃,他讓朱璃回師北口,靜待朝廷封賞,朱璃雖然是他的麾下,但這次大放異彩,朝廷不可能不封賞,在朝廷封賞下來之前,李可舉不可能越俎代庖。

再說了,朝廷再怎麼封賞朱璃,朱璃依舊還會是他的麾下,他相信朝廷不會搞什麼離間之類的鬼把戲,對於像他這樣割據一方的節度使,這種把戲,尤其是在這個時代,根本沒用,朝廷也不會枉作惡人的。

回到北口,朱璃開始整頓大軍,他親自統領的大軍有八百牙兵,八千多名越騎,而將領只有史儼一個能拿得出手的,所以他立刻提拔了張歸厚、張歸牟二人為都尉,讓他們各自帶領兩千越騎,自領一軍,他自己仍舊統帥四千人。

步兵同樣擴充了不少,高遠的刀盾兵擴充到了五千人,呂勇的排矛手同樣擴充到了五千,就連龐紅姑的龐勳舊部,也擴充到了五千人,朱璃離開之前,他們三人的部下加起來才不過九千人,現在每人又擴充了兩千多,這一切當然都是武悼的主意,也不知道他為什麼要如此拼命的擴軍。

(史儼:史載他曾跟隨李克用討伐過黃巢,現在的年紀應該只有十五、六歲;郭崇韜:出生於865年)

廣明元年六月,唐廷封賞下來了,李可舉雖然沒有升官,不過他節制的地盤變大了,因為赫連鐸等人的戰死,李可舉節制的範圍,由原來的九州之地,增加到了十三個州,唐廷又將雲、朔、平、營四州,全部劃歸到他的節制範圍。

而唐廷加封朱璃為朔州刺史的官牘文牒,卻被李可舉截留在了范陽,他必須慎重考慮一下,讓不讓朱璃去做這個刺史。

旬日,李可舉邀請了尉遲信、尉遲槿兄妹進入了書房,針對此事進行了商討。

尉遲兄妹正襟危坐,神情泰然地望著李可舉,說實話,李可舉確實將他們兄妹當成了自己的親近子侄,對他們倒是沒什麼忌諱,就直接開口道:“小郎,朝廷任命朱璃為朔州刺史,這件事情你怎麼看?”

尉遲信聞言,詫異地看了李可舉一眼,隨後又瞥了一眼自己的妹妹,他發現尉遲槿聞聽此言,眉頭微皺,神情有些雀躍、又有些擔憂,便拱手道:“李公,朱璃是我的好友,絕對信得過。”

“唔”李可舉聽了尉遲信的話,略有所思地點點頭,又轉向尉遲槿:“小娘,你怎麼看?”

俗話說女生外嚮,更何況尉遲槿對朱璃似乎情義不淺,唐廷任命朱璃為朔州刺史,讓她十分開心,畢竟這是唐廷對她意中人的認可,可李可舉心有疑慮,又讓她非常擔心。

畢竟朱璃現在效忠的物件可是李可舉,上有遲疑,乃是為人臣子的大忌;她知道若想說服李可舉外放朱璃成為一州刺史,一定要有一個讓他信服的理由,或是解除他的疑慮,略一思忖,她便恭敬地回道:“李公,朔州不過是下州之地,不知李公擔心什麼?”(唐時,刺史分上州刺史、下州刺史,上州刺史正四品,下州刺史從四品,朔州轄縣只有三個,是下州)

李可舉聞言,神情微蹙,正色道:“以前你們沒來,檀州只有鎮遠軍和威武軍,我和李全忠只能形成抗衡之局;自從你們來了以後,我安排朱璃成為北口守捉,目的就是為了在檀州,從軍力上壓制住李全忠,我有鎮遠軍、北口軍在手,互為犄角,定能讓威武軍不敢妄動分毫,這是其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