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關血戰,震動天下。頂 點
晉陽李克用聽到訊息,出神地望向北方,良久才感嘆道:“壯烈!”
汴州朱全忠收到訊息,突然下令全力展開攻擊蔡州賊,大呼道:“將軍帶刀蕩狄虜,我輩何懼賊不除。”。
揚州楊行密聽完麾下彙報,突然拍案而起,大呼道:“壯哉英烈、壯哉朱璃。”
唐廷朝議時,收到捷報,滿殿失聲,很多大臣、良將,望向田令孜的眼神,尤為不善,居庸血戰,彰顯出整個華夏民族的精神,只要能夠救民於水火,滿城將士寧願效死。
......
是役、唐軍戰死近四萬人,殲滅狄人七萬餘,七天時間,雙方十餘萬兒郎埋骨雄關,想不引人注意都難。
大戰之後,半個月以來,狄、我雙方誰也沒再輕舉妄動,盡皆默默地舔舐傷口。
鎮遠軍三萬府衛,戰損過半;清夷軍被打殘,威武軍入駐居庸關部,被打殘;朔州援軍、北口府衛,各有折損,堪比鎮遠軍。
城關上,朱璃站在城垛的一側,滿臉疲憊地問向身邊的嶽鵬舉:“為了救援一萬七千餘百姓,我們付出了近四萬精銳的生命,這到底是對還是錯?”
嶽鵬舉聞言,久久沒有回應,良久才斟酌道:“若是隻從生命的數量上,我們可能是錯的,以多換少,大敗虧輸。”
“可若從道義、職責、和義務上來說,只要能救援一名百姓,即便全軍戰至一兵一卒,我們也責無旁貸。”
他說得慷慨激昂,堅定異常。
邊上的張歸牟,他的臉上再也看不到曾經的輕鬆、和對戰爭的嚮往,有的只是濃濃的肅穆,那是對英魂不屈的崇敬、那是對逝去手足的哀悼。
朱璃這段時間,心情沉鬱,很多事情都不想理會,一直糾結於四萬府衛的犧牲,徘徊中自責和痛苦之中,很多事情,都是張歸牟、李罕之代為打理的。
這個時候,他好像想到了什麼,趁著朱璃開口說話的當口,連忙插口道:“將軍,長安送來敕書,將軍同鵬舉將軍、高家兄弟,死守居庸關,有功於盧龍、有功於社稷。”
“經過朝中眾臣不屑努力,朝廷不但給我們平反了,還敕令將軍為懷化大將軍,冠軍侯,統領代朔、盧龍兩地府衛,抗擊狄人,務必阻狄人於國門之外。”
朱璃聞言,臉上絲毫沒有驚喜之色,唐末的朝廷就是如此,有用的時候,加官進爵,沒用的時候,就將你往旁邊一丟,甚至一言不合,滅你滿門都不是什麼稀罕事。
現如今,田令孜的親兄陳敬,正忙於抵禦李思恭、楊師立攻伐;河南宣武節度使朱全忠,全力應付蔡州賊秦宗權;河東李克用,以韓槿為帥,全力攻擊孟方立,等等。
放眼望去,整個大唐境內,除了朱璃這個被稱之為叛逆的人,在率軍抵禦狄人入寇,其他人好像都在窩裡鬥。
這個時候,朔州郭奇佐、郭崇韜上書自辯,聲稱早就看出李思恭鷹視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