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刺史府的訊息?
若是王月瑤沒走的話,聽到侍漁的這句話,以她的聰明,絕對能夠察覺到事情的蹊蹺,這翠微閣恐怕是來者不善吧。
可惜,世間之事,往往就是那麼讓人後知後覺、不可揣度。
朱絲聞言,拱手應道:“漁姐,刺史府的一應佈局,屬下早已瞭然於胸,還製作了一張刺史府佈局圖,請漁姐過目。”
說完,朱絲從懷中掏出了一方錦帕,上面還用針線、紋繡著精緻清晰的圖案,赫然正是鄯陽刺史府的佈局圖。
“很好,若是這次事成,鄯陽翠微閣的掌舵者,我會推薦由你來做。”侍漁接過錦帕,端詳了一番後,直接向著朱絲許諾道。
聽了侍漁的許諾,朱絲振奮不已,翠微閣,可不是表面上的小衣店。
在大唐的國土之上,幾乎每一個人口稠密、繁華的都市,都有一家翠微閣的門面,它的背後之人,就是以此遮人耳目,偵視天下的。
一個門面的掌舵者,赫然就代表著坐鎮一方,在組織內,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由不得她不興奮。
朱絲的神情,絲毫沒有逃脫侍漁的目光,她只是微微一笑,繼而就轉過頭,看向另外一名女子。
此女同樣一身青衣,眉目比起侍漁,更顯清秀出塵,猶如不食人間煙火的女仙一般。
侍漁看向她,神情肅然了起來,直接問道:“雲霄,我讓你去調查朱璃的一切,包括他來到朔州的所作所為,你調查得怎麼樣了?”
雲霄聞言,連忙向著侍漁福了福,恭聲回道:“漁姐,屬下已經調查得差不多了。”
“朱璃是於乾符六年八月抵達范陽的,當天晚上,李可舉宴請尉遲故舊,朱璃在宴會上,三招擊敗李全忠之子李匡威,奪下北口守捉使的職位......”
“廣明二年六月,朱璃受命於李可舉,率領四千越騎南下,參與收復長安......”
“中和二年五月,長安收復,朱璃暗中攻略党項領地事發......”
“時隔兩年,朱璃再次回到朔州,立刻受到留守朔州一眾麾下的擁護,幾乎號令之下,無所不從,最大的一波動靜,就是前不久的大肆封賞,所有故舊皆得提拔。”
“另外,朔、蔚之間的軍都陘,朱璃已經派遣原揚州重將梁纘,前往駐守;他本人,目前前往桑乾,拜訪其師傅武悼,至今未歸。”雲霄事無鉅細,將朱璃自從第一次駕臨北地,直到目前為止,所有稍微大一點的事情,全都調查得清清楚楚,顯然非一時之功。
瞭解了朱璃的一應作為,三個女子,竟然怔怔地發起呆來,從朱璃的所作所為,幾乎找不到任何害國害民的罪證來。
三人疑惑的同時,久久不能平靜,三招敗匡威、陣斬十餘叛將、地道破文達、獻策襲代州、走馬擒絕海......
任何一件事情,都無不宣示著這個人的不平凡,甚至剛到朔州,就下達了三年之內,免租免稅的政令,那個時候,他
可是還有數萬大軍要供養,能做出這樣決定的人,誰能想到他會是個叛逆呢?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從對待百姓的態度來看,朱璃應該是一個愛國良臣才對,那他無故攻略河套幹什麼,這不僅是侍漁的疑問,也是她麾下兩位的不解。
也許,這就是朱璃的愛國愛民,和她們忠君愛國之間的不同,在古人眼中,只有先忠其君,才有接下來的愛國愛民。
可是接受後世教育朱璃,他認為只有忠誠於人民,才是真正的愛國,至於忠君,君賢則臣明,若想別人擁護你,你必須賢明才行。
例如僖宗這樣的昏君,在朱璃的心中,不要也罷,根本沒有一絲敬意。
聽完朱璃的所有事蹟,侍漁有那麼一瞬間,似乎感覺上面的人,是不是冤枉了這位朔州刺史了,可事實擺在她的面前,河套七州之地,現在就掌控在朱璃的手中,沒有上令,私自攻略其他藩鎮,這就是謀逆,鐵證如山、無可置喙。
“漁姐。”看著怔怔發呆的侍漁,雲霄輕聲呼喚一聲,直到侍漁回過神來,雲霄才猶豫再三,開口道:“屬下走訪數月,詢問了無數百姓,這些人幾乎眾口一詞,都說他們現在的生活,比之過去強上數倍,甚至有百姓的家中,還給朱璃這位使君,供奉了長生牌位,還有......”
“夠了,不要再說了,起碼朱璃暗中攻略河套這件事,是真的,亂臣賊子,無需贅述。”侍漁與其是說給兩位麾下聽的,又何嘗不是堅定自己的信念呢?
延節度使,下轄三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