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禹鈞聞言一愣,和他的母親對視一眼,神情將信將疑。
可是有礙於朱璃的身份,二人又不敢當面質疑,只好拱手道:“這位郎君,請恕在下冒昧,還未請教閣下尊姓大名?”
看著對面母子驚疑不定的神色,張歸牟適時插言道:“這位乃是我家使君,朔州刺史朱璃。”
“朔州朱璃?”一聽此人乃是朔州刺史,不但竇家母子大吃驚,就連李奚鼐、以及周圍的圍觀百姓,都震驚非常。
現在的朱璃,可不是名不見經傳的人物。
說起來,這還要感謝田令孜和李克用等人,前段時間,海捕朱璃的文書貼得滿天下都是,讓他想不出名都難。
雖然整個大唐天下,無人不知朱璃是叛逆。
可也因為這個原因,同時將朱璃出世以來,所有的事蹟都挖掘了出來,例如:蔚州陣斬十三沙陀悍將、獻策活捉傅文達,渭水畔走馬生擒孟絕海、火燒連營、計復長安等等。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要以為天下人的眼睛都瞎了,即便普通百姓好糊弄,可一些明智之士,卻皆有不同的看法。
更何況這些年,代朔等地的蓬勃發展,百姓的生活日益富足,這可不是一個禍亂天下、忤逆無道的人,能幹出來的事情。
對於北地的老百姓來說,朱璃非但不是什麼叛逆,反而是一個難得的好官。
更何況,現在的大唐北境,除了李可舉之外,朱璃就是最大的軍閥,誰敢輕視於他。
這是一個執掌一十二州之地,還不算桑乾地區的州縣,雖然掛著刺史的名頭,卻比很多節度使實力都雄厚的人物。
無論是竇禹鈞母子,還是李奚鼐,都不敢忽視他說的話。
一聽眼前之人,是這等人物,還有什麼好猶豫的,竇氏母子連聲拜謝。
隨後就立刻馬不停蹄地趕回家中,想必是去接那竇家的媳婦,前來治療病患了。
目送竇家母子離去,朱璃又看向李奚鼐,誠摯道:“先生文墨造詣非凡,不知有沒有想過拓展製造規模呢?”
“若是先生有意,朱某願意和先生簽訂契約文書,先生只需專注於製造,原料、以及售賣,朱某請人接掌,也免得先生四處奔波之苦。”
朱璃之言,讓李奚鼐驚疑不已,封建王朝,士農工商,階級井然,他家世代造墨、販墨,已經處於末流,沒想到朱璃並未輕視於他,反而願意扶持他製造文墨,他不驚訝才怪呢。
不過,知道眼前之人的身份,他倒也不敢認為對方亂說,對於朱璃的提議,李奚鼐十分心動。
他的微墨技藝,能入朱璃的眼,那是他做夢都沒有想到的好事,如今天下大亂,蒐集原料非常困難,李奚鼐和他的兒子李超,父子生活十分窘迫,若是有朔州官方支援,那他們的日子將會明顯好過很多,他豈能不樂意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