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山海恆達標本藝術博物館> 第一四一章 尉遲信找上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四一章 尉遲信找上門 (1 / 2)

宋韞身為宋福金的父親,宋家的當家人,竟然沒有出現在這裡,倒是讓朱璃十分好奇。

而楊再興作為宋家的準女婿,宋福金的心上人,竟然也沒了蹤影,同樣讓他不解。

朱璃回來後,楊再興自然就被放假了,也該讓他休息一下,將近一年的四處奔波,也累得夠嗆,更何況他的心上人就在這裡,他就不趁機溫存一下嗎?

郭奇佐一見朱璃問起了宋韞,就連忙拉了拉他的衣襟,解釋道:“使君,宋公現在出任這鄯陽的縣令,他現在一定在縣衙,很多事情屬下沒來的及向你彙報,等回去之後,屬下在詳細跟你說說。”

什麼情況,宋韞竟然當了縣令,而朱璃竟然不知道,鬧了個烏龍,搞得他連想要詢問楊再興的念頭都打消了。

既然正主都不在,朱璃同幾位婦人寒暄一番,讓牙兵送上禮物,就此拜別離去。

趁著今天,他還要拜訪曹獅雄、王重隱、李重霸、孟絕海等人的府邸,還要看看劉知俊、尚讓、李罕之等人,看他們是否被安置妥當,有什麼需要沒有,每家府上都要看看,送上禮物,寥表一下心意。

路上,朱璃問向郭奇佐、郭崇韜二人,出聲道:“那個六要書齋,真有一個教書先生叫荊浩的?”

二人不明所以,連忙齊聲道:“是的,使君。”

“他從什麼地方來的?”

郭奇佐聞言,連忙道:“好像是從太行山來的,那時候新政剛剛頒佈不久,他就來了,一開始只是四下走走,後來,就在城中當起了教書先生。”

一聽這個荊浩是從太行山來的,朱璃就覺得這個荊浩,應該就是名傳後世的那個荊浩,被譽為北方水墨山水名家的大畫家。

出生於這個時代的文人,很多能人志士,有感於大唐的日益衰落,雖然一心想要為國出力,卻不得門徑,久而久之,很多人不是遁入了空門,就是隱居在了山野之中。

傳聞荊浩出身士大夫之家,在戰亂四起、烽煙滿地的唐末,為了躲避戰亂,就隱居在太行山,精研繪畫,這才有了那麼大的成就,名字、出處都能對上。

篤定其人的身份,還必須落實,若真是那個才子,朱璃自然會給他留有門徑,更何況,朔州最缺的是什麼,就是高階知識分子啊。

郭奇佐、王璟、郭崇韜三人主政朔州時,一直致力於發展教育,三年多來,培養的基層文吏勉強夠用。

像中堅、和高層的文官,依然缺口很大,朱璃出身太低,古人看重出身,兼且他現在還頂著叛逆的名頭,雖然節制一方,可你再厲害,人家看不上你,根本就不來投奔你,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那洞庭學堂、秋夕文苑,還有什麼特別的教書先生沒有?”朱璃略有所思,繼續追問道,這個時代,有門路的,肯定不會選擇投靠朱璃,朱璃能得到的,就是那些有才、卻被埋沒的人。

“這個都有記載,這兩傢俬塾比較有名,他們中比較有名的教書先生,自然聲名在外,洞庭學堂有個叫許棠的教書先生,文采斐然;秋夕文苑有個叫張喬的先生,詩才錦繡。”郭崇韜毫不遲疑地回答道。

畢竟教育這一塊,郭奇佐插手的比較少,以前主要還是他和王璟負責的,因此知之甚詳細。

“許棠,張喬?”朱璃感覺整個人都有些止不住震顫了起來,不會這麼巧吧,這二人同樣都是名人。

唐末文人,比較出名的就是“鹹通十哲”,巧合的是,許棠、張喬正好名在其中。

許棠一聲求官無門,最後潦倒而逝。

張喬好點,好像中了進士,不過由於黃巢起義,他最終也只好隱居於九華山,直至老去。

若真是這二人,就十分好理解了,畢竟他們都有一腔報國的熱忱,在中原四處碰壁、一頭血包,而朔州的新政、大力提倡教育,讓他們嗅到了不同尋常的氣息,畢竟在整個大唐天下,如此提倡教育的,朔州這裡都是首例。

最不濟,朔州這裡,至少還能讓這些文人,憑自己的能力混口飯吃。

若許棠、張喬二人,果然是歷史上的那兩個人,朱璃同樣會為他們大開方便之門,量才取用。

“對了,鄭從讜不是來到了朔州了嗎,他人呢?”可以說,在整個朔州,除了郭奇佐、郭崇韜、王璟、嚴可求以外,鄭從讜就是唯一的一個高階知識分子,就這麼幾個寶貝疙瘩,朱璃自然要問。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