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山海恆達標本藝術博物館> 正文 第十七章 定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十七章 定策 (1 / 2)

朱璃的致謝,讓兩個老和尚鬆了一口氣。

說實話,他們真沒看出朱璃有什麼不同,可他們看重的郭奇佐,卻心甘情願地跑去給人家當手下,這就讓他們不得不慎重對待這個少年了。

借糧之事,雖然結果很圓滿,但雙方畢竟曾有齷齪,真如寺可不會留他們下來喝茶,武悼帶著眾人,在方正、方圓裝好大車後,就隨著大車一起下山了。

郭奇佐緊隨在朱璃左右,夾雜在眾人之中,一起離開了真如寺。

朱璃對郭奇佐可是禮讓有加,唯恐照顧不周,親切地和他小聲交談著,他帶著二十一世紀的觀念、知識,倒是也能和郭奇佐相談甚歡。

甚至他偶爾提出的理念,會讓郭奇佐驚訝不已,就連身側的武悼也會頻頻回頭,用一副重新認識他的眼神看著他,對此,他也只能訕訕地撓撓頭,不做解釋,因為無法解釋。

眾人押運糧草回到大營,見到龐勳舊部、以及兩個月來武悼親自訓練的草軍殘兵,郭奇佐精神愈發矍鑠起來。

他看得出來,這些衛士,絕對都是百戰餘生的老卒,不僅佇列整齊劃一,操練、聚陣更是有條不紊,步履鏗鏘,士氣昂揚,每個人都拼命訓練,連一個偷懶的人都沒有,只有歷經生死的人,才會懂得,平時多用功,戰時方有命。

“郭先生,這些衛士還入得了眼吧。”武悼看出了郭奇佐對衛士的嘉許,有些自豪地問道。

現在大營操場邊上就只有他們二人,朱璃、張歸霸等人回來後,安頓好糧草,就投入到了操練之中,並沒有特別之處。

郭奇佐聞言,默默地點了點頭,歎服道:“在下本以為,草軍都是一群沒有紀律、沒有信念、更沒有士氣的亂民,可是眼下的這些衛士,倒是讓在下刮目相看,即便是唐廷的正規府衛,也不過如是而已。”

“哈哈哈,先生過譽了,原本先生的認知並沒錯,這些衛士是經過在下兩個月的調教,才能有此成果的,若是先生早來幾個月,怕是會大失所望的。”武悼一副自豪的樣子,因為這些都是他的手筆。

得到別人的認可,是十分開心的事情,但武悼並非等閒之輩,知道這種自得,偶爾為之可以,卻不能沉浸其中,因此話鋒一轉道:“先生曾言,有了先生的草軍,解決糧草,根本不是問題,不知此言當不當得真?”

郭奇佐詫異地望了武悼一眼,他們雖然只是半天相處,郭奇佐還是感覺到武悼和朱璃的關係有點奇怪,他能看出來,朱璃似乎有點怕這位七尺大漢,或者用敬畏、欽佩、甚至仰慕來形容更合適一些。

而這位昂揚大漢,又像護犢子的老牛一樣,若有若無地愛護著朱璃,這種情形猶如父子,而實際上他們並不是父子,倒是令人費解。

朱璃是這位的麾下,這個郭奇佐知道,他當眾明言自己是投靠朱璃的,武悼卻對此不聞不問,從郭奇佐的暗中觀察中,可以看出,這位似乎對此樂見其成,一點芥蒂都沒有,這更加讓他疑惑不解了。

眼下他又將軍糧的問題擺出來,是想考驗自己嗎,郭奇佐略有所思,淡然道:“眼下草軍肆虐,大唐的國土上最不缺少的就是難民,而難民中有一種人,這種人不但十分可惡,而且殘忍當殺,他們不僅頗具實力,而且有兵有糧,武都尉為何視而不見呢?”

“難道武都尉曾言‘心繫家國、瀝膽為民’之言,只不過是個噱頭嗎?”想了想,郭奇佐又加了一句。

郭奇佐之言,倒是讓武悼眼神一亮,大喜道:“武悼身為大漢兒郎,所言皆是出自肺腑,豈敢妄言;不過,先生所言,出身難民,有兵有糧,除了草軍自身,就是土匪了,先生的意思,是讓在下去剿匪嗎?”

“然也。”

“匪徒嗜血殘暴,狼戾不仁,剿滅盜匪,肅清一方,利國利民,此其一;剿其勢,收其兵,可以壯大兵源,此其二;但凡有些勢力的匪徒,必然佔據一方,地盤之中,或多或少,總有餘糧,獲其糧草為己用,此其三;匪徒也有家人,老弱婦孺可以收為屬民,此其四也,一舉四得,何樂而不為呢?”郭奇佐侃侃而談,信口拈來。

不過武悼聽他最後一個原因,卻皺起了眉頭,有些無奈道:“先生說的不錯,可我們沒有固定的地盤,如何養民?”

郭奇佐之所以將最後一條加上去,就是因為他看出了草軍的最大弊端,沒有穩固的地盤,長此以往,草軍必敗。

武悼這麼一問,可算正中他的下懷,認真道:“縱觀古今,民反必敗,這是為何呢?”

“百姓造反不過是活不下去了,他們攻城略地,攜裹其他百姓,一味搶奪破壞,卻不思經營,這樣一來,豈能長久,我們應該有自己的地盤,有自己的大後方,武都尉以為呢?”

郭奇佐能看出來,武悼自然也能看出來,不過他們的勢力,現在還是草創階段,想要擁有自己的地盤,無異於痴人說夢,武悼不是沒想到,而是實力不夠啊,於是他皺著眉頭道:“不瞞先生,這裡的衛士,只有兩千不到,其中還有一半是借的,以如此微薄的力量,佔據一塊地盤,怕是不易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