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洽看著朱璃灼灼的目光,神情突然肅穆了起來。
朱璃詢問售價,顯然是要買下這塊玉璧;實不知,即便朱璃不開口,朱洽也會將這件寶物,送到對方的手中。
可以說,朱洽這次出山,就是為了朱璃而來的。
一個人,若是他能給別人帶去安寧和祥和,平時或許看不出什麼,可一旦瀕臨危難,才會知道,紅塵中同樣有無數人,在默默地支援他、敬重他、願意為他傾盡所有。
這就是厚德載物、眾望所歸。
正是因為朱璃一向將家國、百姓放在心上,才會有舒賀、王僉、折嗣倫、周然等人,萬里投奔。
正是因為朱璃厚待治下百姓、捨生忘死的守護著他們,才得到了很多奇人異士的認可,才有了朱洽的專門到來。
朱洽專門為朱璃而來,朱璃現在自動送到他面前,他又豈會放過這個機會,因此,就見他神色一肅,正色道:“我這玉璧不售金銀、不兌財貨,若是郎君真想要的話,不妨就回答老道幾個問題吧,不知可否?”
“若是郎君的回答,能讓老道滿意的話,這塊玉璧就白送給郎君,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事情。”
不售金銀、不兌財貨,世上竟然還有這等事情?
來自後世的朱璃,可不相信這個世上,有白吃的午餐,即便對方說的再漂亮,也不能讓他放下戒心,因此,他非但沒有高興,還暗暗地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在後世,白送的東西,一旦接受,通常都會賠掉數倍的代價,由不得他不小心;不過,他的這番顧忌,顯然是枉做小人了,朱洽還真沒有算計他的意思。
只見朱洽施施然地道:“昔有漢高祖,以一布衣,仗三尺長劍,而得天下,請問郎君,高祖在沛縣混跡市井時,可曾想到自己,他日會登臨九五?”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應該只是個引子,朱璃心知肚明,只不過他猜不到對方的用意,只好據實而應道:“高祖當年,位列汜水亭長,酒肉鄉里,自然不敢奢望至尊之位。”
“不錯,高祖身處社會底層,面對偉大的始皇帝,自然不敢奢望,取而代之,畢竟這個世上,霸王項羽,只要一個;可楚漢相爭之後,真正擊敗天下豪傑,登臨絕巔之人,恰恰正是高祖皇帝。”說道這裡,朱洽的雙眸,突然綻放出鋒銳的利芒。
“如今在這天下,有一位將軍,兩戰定代朔、三戰復長安,數敗契丹於北疆,數十州百姓,因他而過上了安寧祥和的生活。”
“可這位將軍,從不認為自己是天命所歸之人,所行所為,也只是但求心安罷了;如今更是千里走單騎,前往川蜀地,要以命換命,救活自己的心愛之人。”
“那麼老道就問,郎君,你認為這位將軍的作為,是對還是錯呢?”一言問出,朱洽目綻神光,寸步不讓地逼視著朱璃。
對方此言一出,朱璃就知道,一直被他認為是個奇人的朱洽,一定認識自己,而且還對自己將以什麼方式,搭救尉遲槿,有所了
解。
可對方又是如何認識自己的呢?
在朱璃的印象中,朱洽這個人,他從不認識,除了在華陰城中,見過對方一面外,兩人就是八竿子也打不到一起去,若不是從史冊上拜讀過對方的事蹟,朱璃對朱洽,可以說一無所知。
可就是這個只有一面之緣的人,竟然當著他的面表示,詢問他以性命相救尉遲槿,這個決定,到底是對還是錯,這難道不奇怪嗎?
這個時候,不等朱璃回答,一旁的韓遜就突然插口道:“先生說的將軍,可是懷化大將軍朱璃?”
聽到聲音,朱洽側過頭去,望著韓遜,認真地點了點頭。
一見對方承認,不但問話的韓遜大吃一驚,就連潘炕、耿弇等人,臉色也瞬間變得難看了起來;在他們看來,如今的大唐,能夠戍衛北疆、北御狄人的朝中大員,舍朱璃別無他想。
試問天下,面對塞北狄人,輕則十餘萬人馬叩關,誰曾有過四戰四捷的戰績?
這等輝煌的戰績,當今天下,只要朱璃和他的河朔軍創造過,其他藩鎮,要麼和契丹人沆瀣一氣,要麼就是利用他們、達成某種目的,誰曾真正硬抗過。
“我等身為漢民,自然不能讓將軍就此死去,還請先生見告,大將軍他身在何處,我等必須前去阻止,以防將軍釀成大錯。”韓遜一臉慎重,神情也頗為焦急,好似自己的親人,即將要遭遇不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