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氛壓抑而沉悶,火藥味十足,只差一根導火線就要引爆。
來自世界各國的代表齊聚一堂,而今天的議題不是和平解決敘利亞危機,不是伊拉克難民的安置,不是如何處理葉門政府軍與反政府軍的衝突,而是為了一個人,懸在歐洲上空,如同達摩克利斯之劍的東方武者。
一個個國家站起來,厲聲指責,就連世界警察美國也發聲,要楚崑崙負荊請罪。
華國的代表一開始還能保持鎮定,但很快就撐不住了,滿頭大汗,面紅耳赤。
與此同時,歐洲各國的電視臺也在報道有關新聞。只有華夏怕事態擴大影響不好而選擇了禁播。
至於美國,雖然嘴上喊得厲害,但卻沒有實際行動,僅在情報共享上支援了歐洲。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
“假如華國再不表態,我們不介意發動第三次鴉片戰爭!”
有英國人威脅道。
“華國,你們雖然強大,但就算是當年的蘇維埃,也不敢和整個歐洲對抗吧,更何況,我們還有美國人的支援。而日本也在旁邊虎視眈眈。這次你們別無選擇,交出楚崑崙,接受國際仲裁!”
“我建議直接對楚崑崙動用武力。”
“不錯,出動軍隊誅殺楚崑崙。”
“同意。”
“同意。”
五大常任理事國,除了華夏還未表態以外,都已經投了贊成票。
“假如華國不給一個交代的話,我們不介意開戰。大英帝國從不懼怕任何敵人。”
來自英國的代表交叉著十指,傲慢說道。
“楚崑崙是惡魔,十惡不赦的劊子手,假如今天不將他繩之以法,明天全世界都會因他而毀滅!”
法國紳士義憤填膺。
“我們要公開審判楚崑崙,他簡直罪大惡極,用你們華夏的老話叫做罄竹難書。”
德國佬搖頭晃腦。
三個小時後,會議結束,全世界的目光都投了過來。
當西方記者布魯斯南用無比自豪的語氣說出結果時,整個歐洲沸騰了。
最後一票,華夏棄權!
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的華夏,最終投了棄權票,意味著,並沒有阻止議案的透過。
英國代表大笑著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