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洺坐在宿舍樓窗臺旁,看著窗外的風景,回想著自己一口氣看完的這些‘利維的過往’。
到四十四幕為止,楊洺已經看完了這個故事前百分之四十的內容。
這就相當於,故事主線楊洺早就透過《皇帝傳》瞭解過了,就是利維的發家史,理給他的這些資訊,都是帝國曆史書上不可能寫下來的。
‘理的意向,應該是讓我幹掉利維?’
楊洺這麼想也是有理由的。
理的記憶,描繪出了一個暴君的成長史。
利維本身就是一個貴族,他的起點很高,他的思想底色也更加偏向於貴族。
利用理這個機械思維體女神進行前期資本積累時,利維的做法更加激進,也更加殘忍,手中控制的海盜集團為了發展,比海盜還要海盜,為了與古印迦的貴族階層更加融合,利維的行事比貴族還要貴族,期間出現了各種讓楊洺對利維感官破滅的情形。
這並不是什麼偉大的帝君;
這只是一個野心逐漸膨脹、逐漸失去所有謙遜的年輕野心家。
前面的四十四幕所講的故事,就是利維成為了古印迦的大公。——這種發展成長並不是重要的。
楊洺細細體會,理剪輯這些畫面的邏輯,應該是展現利維心態的變化。
是的,最開始的利維,是個被家族親人算計、被母親背叛的年輕人,走運得到了智械暮光的傳承,然後開始了自己的逆襲之路。
而當利維站在艦橋中,注視著古印迦的方向,看著舷窗外的閱兵儀式,卻已經有了所謂的帝王氣概。
膨脹的野心;
消失的謙遜與尊重;
以及,越發稀少的憐憫和更加隨意的殘忍。
這就是利維的皇帝之路。
說實話,楊洺並不喜歡這種人,而理的目的,似乎也是對他展露利維的陰暗面,從而提升楊洺對利維的惡感。
楊洺瞧了眼後續的內容,喃喃道:“不如一口氣載入完。”
然而,第四十五幕依舊保持著原本的速度點亮。
楊洺搖了搖頭,直接道了句:“六天後見。”
他選擇了直接託管。
這是楊洺能想到的,對抗自己探知慾的最好辦法。
眼前光影流轉。
“老闆,光明之都的時間流速已經跟外界完全一致。”
楊洺還沒適應律思維空間的光影,律的稟告聲已經鑽入耳朵。
等他眼前視線恢復正常,就看到了略顯空曠的思維空間,以及在遠處忙碌的莫莉和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