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靈玉面對眾多貶低和非議,身形微微一顫,又很快立定,語氣堅毅道:
“辜負前輩們的期望,吾羞愧難當。”
“吾自知愚鈍,此行亦有些領悟,吾沒有資格干涉他人的自由,更不能因個人武斷而剝奪他人的性命和才華。”
李靈玉單膝跪地,雙手託舉寶劍送上。
這柄寶劍正是從越王樓借來,是A級一次性道具,可以將劍下亡魂的真理納為已用。
按原本的設想,如果天白實在難堪大任,那麼她將殺而代之,奪走《李太白集》的真理。
可是,在親眼見識到天白的《將進酒·君不見》後,她鬱結的執念反倒燒卻殆盡。
“蠢材,你不殺他一個,日後會有千百萬人犧牲。”
“唉,朽木不可雕也!”
“終歸是婦人之仁。”
“先人的真理是給你們用於挽救蒼生,而非浪費在酒色之徒身上,你連權衡利弊都不會嗎?”
樓宇燈火明亮,伴著滿堂斥責劇烈晃動,焚滅著人的自尊。
普通的唾罵不可怕,但是千夫所指的譴責好比是一把殘忍無情的剝皮刀,能將人的模樣刮改得面目全非。
然後你就會認為,自已不按他們說的做,就一定會失敗。
李靈玉嘴唇囁動,不自覺地回憶起天白斬出的豪放瀟灑的詩意。
構思良久的說辭,湧到嘴邊卻是變成了天白說過的話語:“每個人都有自已想做的事情,才能與職責.......無關。”
這般過於自我的觀點,理所應當的引來了更為嚴厲的批駁。
“目光短淺,見地愚昧!”
“不會給你後悔的機會,收回寶劍,你將永遠只是一個碌碌無為的庸才。”
“及至亂世當道,白骨露野,你還能說出這種話嗎?”
重重疊疊的人聲蘊含著詩意威壓,壓迫著李靈玉的脊樑。
這份沉重太過熟悉,取得寶劍的那一次亦是如此情景,只是這一次........她沒有低頭。
“天下危亡,吾必當竭盡所能。”李靈玉的聲音寧靜而鏗鏘,竟蓋過樓內的無數道人聲。
她說的僅有短短的一句話,但她身上散發出來的沉鬱頓挫的氣勢,勝過千卷萬宗。
意境拔升,瓶頸突破,燭芯——九段!
這是一個天大的好訊息。家族曾有長輩斷言,覺醒《杜工部集》的李靈玉極有可能今生都晉升不到【焰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