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嚓。
門扉合攏得嚴絲密縫,少年稚氣的身影眨眼間被龐大的黑暗所吞噬。
“呼”周科深吸一口夜間冰涼的空氣,目視正前方,抬膝直走。
他的步伐走得四平八穩,甚至沒有踩踏到白天殘留的餐後垃圾。
通常來說,記憶分為三種,即瞬時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
瞬時記憶很簡單,就是所有與你擦肩而過卻不被你記住,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記憶。
例如散步時路過了幾棵小樹、家裡有多少個燈泡。
這些你從來沒有刻意去記憶,也沒有需求去記憶的東西,你永遠回想不起來。
短時記憶則是你嘗試去記住的東西,這類記憶也會在未來的某個時間段忘記。
典型的例子就是考試前幾分鐘的臨時抱佛腳,就算考試時記得,考試後一段時間就會遺忘得七七八八。
長時記憶是已經連通神經元儲存下來的記憶,很難遺忘,且隨時能夠呼叫出來。
大部分人透過死記硬背、反覆誦讀來形成長期記憶,過程枯燥乏味且機械呆板,周科對之視為敝屣。
科學文獻證明,人腦的文字記憶能力遠不如影象記憶能力,差距可達數萬倍乃至數百萬倍。
不信的話,你可以試著回想很久以前背過的一首古文古詩。
就拿高中必背的杜牧的《阿房宮賦》來說,你或許已經忘記它開頭的第一個字是什麼,但是你肯定對課本上那幅寬闊宏麗的阿房宮插畫有印象。
運氣好點的話,你甚至能回憶起宮殿曲簷的排列布局。
周先生所利用的正是這種影象記憶法。
他的眼睛就像是一個高速拍動快門的照相機,會將看到的事物逐幀拍成一張張照片,投影在名為大腦的膠捲裡面。
當然,影象記憶法並不是說你努力記住畫面就可以徹底牢記下來。
人腦是一個非常挑剔、難伺候的食客。
對於走廊環境這種寡淡無味、看不到營養的畫面,大腦一般會咀嚼兩下就會吐掉,記憶不會長久。
為了讓大腦乖乖聽話,從小便勵志成為童話作家的周先生早已習得一套獨門技法。
他會在原先的記憶上新增一些無傷大雅的“小佐料”。
就比如現在的走廊畫面,他就利用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能力,幻想出了小紅帽酒駕撞到狼外婆,並惱羞成怒,連捅狼外婆七刀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