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春秋末年晉國> 末世京華 小人不足道 意氣總相投(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末世京華 小人不足道 意氣總相投(下) (1 / 2)

宮勝與劉曜尋了一處雅間,點了一壺小酒,隨即攀談起來。閒談中宮勝得知劉曜並非是晉人,而是幷州的匈奴人。

自霍去病徵平河西走廊以來,匈奴休屠各王率部內遷,此後又有南匈奴王庭內附,前後四百年間陸續形成了生活在涼州河西走廊的休屠匈奴部、生活在幷州河套草原的南匈奴王庭部、生活在幷州太行山高地的屠各匈奴部。劉曜就是幷州屠各部匈奴人,而他的養父則是當今的幷州匈奴五部都督劉淵。

幾壺酒下肚,話匣子開啟,宮勝與劉曜天南地北的胡扯,宮勝道:“以劉兄的才具,該去太學才是。”

劉曜擰了一雙白眉嘆道:“太學是上品高門子弟才能去的,我一個屠各胡是永遠沒有機會去太學的。”嘆完氣劉曜又神色得意起來說:“三百年洛陽城,人傑地靈,去不了太學聽一聽正始清音也算不虛此行。”

“司徒王戎是竹林七賢中人,敦煌五龍之一的索靖有一臺二妙才的美名。樂彥輔兩袖玄風,王夷甫一世龍門。還有洛陽三俊、金谷二十四友,我雖然不過一介布衣上不得廟堂,對這些當世名士也是久聞其名,如果能拜會一二自然是人生幸事。”

“此外我聽說竹學大師、太史先生巴嚴也在洛陽隱居,若是能夠聆聽老先生授課更是不虛此行呀。”

巴嚴?那不是太史譽的師長嗎?似乎名聲不小?沒見他吹噓過。宮勝就問道:“聽永明的意思這位太史先生名氣很大?”

劉曜斜了宮勝一眼道:“豈止是名氣大?青雲四望——皇甫謐、南宮徽、巴嚴、申莊的名號難道你沒聽過?”

宮勝搖頭說:“南宮徽鐵口直斷論興亡,皇甫謐指下一寸分生死,這兩位我聽說過,至於其他二位還真要請教永明瞭。”

劉曜押了一口酒說:“太史先生巴嚴,當世竹學大師,你聽過竹書紀年嗎?沒聽過?竹書紀年是先秦魏國法家的史籍,和我們流傳的正統史書記載大不相同。”

“譬如千金一笑、烽火戲諸侯的典故,在竹書的記載中周平王並沒有在周幽王死後登基。虢國公與諸侯立周攜惠王,於是天下有兩個周王並立。後來晉文候殺死了周攜惠王,周平王欣喜若狂,作了《文候之命》來稱頌晉文候的功勞。”

“巴嚴是當世竹學宗師,也是一位唯一已知的當世兵家。江湖太史,兵家遺韻,說的就是這位太史先生巴嚴。”

宮勝聽得津津有味,本以為漢朝罷黜百家還天下只剩下了腐儒,沒想到兵家還這世上留了尾巴,等劉曜說完他又問:“永明你這般學識可一點也不像匈奴人,你不說,都以為你是我們晉人。”

劉曜說:“我們屠各氏遷入中國已經四百年了,哪裡可能還像祖先那樣放牧為生?其實我門屠各人和晉人一樣都是在田地裡勞作,吃一樣米,種一樣地,講一樣的話,只不過是戶籍不一樣罷了。”

宮勝問:“屠各人?不是匈奴?”

劉曜點頭:“不錯,我們是屠各人,不是匈奴人。自從遷入中國以來,我們屠各就不再是匈奴了。”

宮勝再問:“那麼令尊的匈奴五部都督一職?”

劉曜笑道:“匈奴是朝廷給我們貼的標籤,一個戶籍罷了。歷代朝廷,無論漢、魏、晉都希望我們這些草原上來屠各人可以組成精銳的騎射軍團效力,所以我們屠各人只能是、也必須是匈奴人,儘管我們其實早就不怎麼牧馬了。”

“真的南匈奴王廷在河套美稷。漢末群雄並起的時候,南匈奴單于於夫羅應命率兵南下,結果老巢起火有家不能回,只能在幷州落草為寇,後來被曹魏招安,這樣幷州就算安置了匈奴單于。於是美稷那裡有一處匈奴王廷,幷州這裡也有一處匈奴王廷。”

“匈奴五部就是我們這些屠各人和少數匈奴人組成,匈奴校尉四百年來管轄的其實一直是我們屠各,我們屠各一直在替朝廷充當匈奴人。如今美稷的匈奴王庭不服王化,不肯向朝廷稱臣,我們幷州屠各更要把匈奴的牌子撐起來,畢竟朝廷要臉。”

宮勝聽明白了,他笑道:“原來是這樣,匈奴五部就是朝廷的顏面而已。不過長水營的騎射本領非凡,這又有什麼說法?”

劉曜說:“雁門雲中一代還是有些草場的,再說騎射這東西,有馬有弓還不能學嗎?長水精騎就是這麼來的。”

宮勝聞言說:“怪不得有句話講——匈奴畏鮮卑,匈奴人原來不騎馬,這確實不是鮮卑的對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