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租界,東區郊外的一處院落。
堂屋內,昏暗的油燈邊,幾個年輕人的眼眸中閃爍著熱切明亮的光芒。
“正太路沿線路軌、車站、橋樑、涵洞、水塔等全部破壞,沿線敵偽重要據點如娘子關、陽泉、定縣、高碑店等都被攻克。”
“同蒲、平漢、德石、北寧等鐵路均被切斷,幾條主要公路亦被破壞,使敵人華北主要交通陷於癱瘓。”曹智彬激動的讀著手中的手抄情報。
“九月六日,我一二九師在榆社西北之雙峰地區伏擊敵人,將敵三十六師團永野大隊包圍,基本殲滅。”
“同日,我晉察冀軍區部隊在盂縣以北,將由上社南進之敵二百多人包圍,殲滅其大部,僅四十餘人逃回盂縣。”
“我一二零師部隊在攻克忻縣靜樂公路的重要據點康家會時,守敵五十餘人全被殲滅。”韓林從曹智彬的手中搶過紙張,激動的讀道。
“太好了。”幾個年輕人高興的鼓掌,“此連續戰鬥,打出了我抗日軍民的氣勢,極大的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
“小點聲。”韓林壓了壓手,提醒幾位同志。
他摸出懷錶看了看時間,“時間不早了,快些寫標語,趁著夜色張貼。”
“說得對,我們要早日將這捷報昭告上海市民。”曹智彬高興說道。
……
凌晨時分,夜色依然深沉。
喧鬧的霞飛路,此時也已經靜謐。
韓林手中拎著漿糊桶,嫻熟且快速的在牆壁上刷了一把,然後從布包裡取出標語,快速貼好。
忙碌了小半夜,將最後一張標語張貼好,他看著牆壁上的標語,擦拭了額頭的汗水,臉上露出高興和驕傲的神情。
這些昭告我抗日捷報的標語,就是那一柄柄刺向日寇的匕首,是振奮淪陷區老百姓的號角!
孟凡宇躲在暗處,他早就研究過,霞飛區作為法租界最繁華的街道之一,紅黨要張貼標語是絕對不會放過這裡的。
這些天他一直在暗中蹲守,連著好好些天都沒有收穫,本以為自己的算計失落了,沒想到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讓他等到了。
他一路悄悄尾隨這個張貼標語的年輕人,看到這人進了中央區的一處石庫門民居,暗暗記下門牌號。
……
當天上午,孟凡宇就再度來到此地,暗下里打聽。
這戶人家姓韓,當家主人在菜市場做會計,家中有三個孩子,長女二十多歲,已經出嫁,幼女才十餘歲,還有一個兒子現年二十三四歲。
就在這個時候,房門開了,一個年輕人從家中出來。
孟凡宇立刻認出來,此人正是夜裡張貼紅黨抗日標語的年輕人,也正是此家獨子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