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痛斥不已,程千帆心中則是為報紙上的這則對聯叫好不已。
“國祚不長,八十幾日袁皇帝;封疆何仄,三兩條街汪政權”,此可謂是字字誅心啊。
這則將汪偽政權實際上是日本人的傀儡政權的本質揭露無遺,同時也尖銳的指出了汪偽政權的‘困境’,挖苦說汪偽政權的政令只在兩三條街之內命令有效,意思是汪填海的話,出了南京城便無人理會了。
都說文人罵人不見血,這卻是字字捅刀子,捅在腰眼上,實在是令人拍案叫絕。
……
“哪家報館?”劉霞也是面色陰沉,問道。
“《社會新聞》。”程千帆看了一眼,冷哼一聲說道,“我就說嘛,哪家報館如此膽大包天,看來死一個蔡天祥還不夠!”
蔡天祥是《社會新聞》的創辦人,其人本名蔡明哲,是為明哲保身之意。
上海淪陷後,蔡明哲在自家報紙上登報,言說國家蒙難,豈有個人明哲保身之理,自己從此改名蔡天祥,以文天祥之愛國情操勉勵自己,在報紙上堅持宣傳抗日救亡,為抗日事業貢獻畢生。
蔡天祥很聰明,他以兩面手法應付檢查。
他出了兩種不同版面的《社會新聞》,一種是送給日偽檢查的,印得很少,敷衍塞責;一種則是向社會廣大民眾發行的,印數多,在報上宣傳抗日。
如報道上海中國守軍謝團長之“八百壯士”,退駐滬西“孤軍營”,堅持抗日活動等。
此外,蔡天祥還積極與紅黨聯絡,向紅色靠攏。
因此他成為日軍和漢奸的眼中釘。
不久,蔡天祥被漢奸組織“黃道會”安排人假扮愛國青年,騙到位於日佔區虹口的新亞酒店,逼迫其放棄抗日主張。
蔡天祥怒斥漢奸特務,‘為抗日而死,我蔡天祥死而無憾,華夏五千年,多了一個為家國赴死的蔡天祥,如是快哉’!
最終,蔡天祥慘遭漢奸兇徒殺害,年僅三十四歲。
很顯然,雖然蔡天祥遇害,《社會新聞》並未被敵人的嚇住,依然堅持在報紙上宣傳抗日,與日偽做堅決的鬥爭。
“此事我會向秘書長彙報的。”劉霞說道,“對於詆譭汪先生,詆譭新政權的種種惡行,必須堅決取締。”
“必須堅決鎮壓!”程千帆微笑說道。
……
程千帆彈了個響指,讓守在包廂外面的豪仔招呼侍者上了水果、糕點。
“出去吧,沒有招呼不要來打擾。”程千帆叮囑說道。
“是,帆哥。”豪仔說道。
程千帆從公文包摸出一柄小巧的水果刀,削了一隻蘋果遞給劉霞。
劉霞咬了一口蘋果,說道,“帆弟,秘書長執掌外交部本就頗受一些人非議,這你是知道的,所以,對於第一個承認新政權,對於爭取日本人儘快承認新政權,秘書長非常關心和重視。”
“我明白。”程千帆表情認真的點點頭,“秘書長的壓力很大,必須儘快開啟局面。”
“是這個道理。”劉霞點點頭,“萬事開頭難,只要日本人首先承認新政權,開啟了這個口子,相信國際上就會陸陸續續承認新政權為中華之唯一合法政權。”